第38章 作者必須具備的能力~文字的理解能力(1 / 3)

作者,作為一個用文字,體現自身價值的職業,應該具備的不僅僅是認識幾個字,會寫幾段話,構思幾個小故事,那麼簡單。

首先,必須具備以下幾種能力:

一、作者,理解文字的能力。

當您看到一本好書,為書裏的人物的喜怒哀樂,情緒大動的時候,那些語言,就是調動您情緒的無形之手。

一句話,用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讀者,引起的共鳴,是有差異的。

一位飽讀詩書的學者與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他們的差異,不僅僅是~前者,因為自身的修為,看得多、知道的多、能更深層的理解作品的內涵。

還因為理解能力,不在一個層麵上,所以,在閱讀的時候,他們的關注和在腦海中形成的畫麵的實質,就會存在很大的差異。

例如:林中晨曦的【聽界錄】中的第一卷、第一十三章的內容。

原文如下:

——————————————

見大家沒有意見,李儒生開始說道:

“我這酒令其實很簡單,從一數到十,用四字成語,第一個人說一的成語,第二個人說二----以此類推,但不能從複,數字不限成語中的位置,重複的罰酒一杯,延誤的-如果下家先說了,沒來得及說的,也罰酒一杯。如果,隔著一個人,搶別人的說了,罰酒兩杯。如果一句成語中有兩個數字,罰酒三杯。這是最嚴厲的懲罰啦。哈哈哈。”

李儒生,環顧一下三人,見沒有異議,於是又道:

“那我就開始啦?”

“一登龍門。”

張濤忙道:“二龍戲珠。”

文欣笑道:“三陽開泰。”

小玉含笑:“四通八達。”

儒生道:“五鼎萬鍾。”

“六親不認。”

“七步成詩。”

“八麵威風。”

儒生又道:“九天攬月。”

張濤麵帶笑容看了一眼文欣,然後道:“十麵埋伏。”

文欣呲-的聲---笑道:“黃粱一夢。”

小玉看了倆人一眼,不明就裏的道:“丈二和尚。”

儒生噗地一聲笑出聲:“三生有幸。”

張濤長出了一口悶氣,然後道:“囊括四海。”

文欣略一猶豫、忙道:“五短身材。”

小玉:“身懷六甲。”

李儒生,用別樣的目光看了一眼小玉:“七日來複!”

張濤忍著笑意道:“八仙過海。”

文欣看這三人,如此微妙的情形,美滋滋滴說道:“龍生九種。”:

小玉有些委屈,低頭道:“一日千裏。”

儒生都忍不住笑了,忙道:“小玉,罰酒。哈哈哈。”

小玉這才明白過來,自己應該說十的成語,有些無奈地---對身邊一直忍著笑的服務員說道:“給我倒杯紅酒。少倒點兒。”

眼見著---小玉一飲而盡,文欣忽然看到-小玉眼中有淚光閃動!

李儒生,趣味正濃:“來,大家繼續。我就接著小欣的來說,十全十美。”

張濤看著文欣-嬉笑的小臉兒,心像貓抓一樣---奇癢難耐,看李儒生還玩兒,也不好說停,無奈道:“一笑傾城。”

文欣聽了,收起嬉笑的神情,才道:“至死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