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射日神話談起
太陽,光芒四射,它給地球帶來了溫暖和生命。在陽光哺育下,萬物生長,生命繁衍。地球上四季變化、風雲雨雪以至人類文明的創造都離不開太陽。自古以來,人們把太陽看作光明和力量的象征,許多關於太陽的神話廣為流傳。在哈尼族民間至今還流傳著這樣一個美好的傳說:遠古時代,天地剛剛分開,世界一片渾沌。月亮孤零零的,太寂寞了。它請來了星星,星星一來,銀光閃閃,太空熱鬧起來了。可是,大地上還隻有冷冰冰的石頭,死氣沉沉。月亮又去請太陽,太陽一出來,紅彤彤、暖融融。草木長了出來,發芽伸枝,蟲鳥魚獸來到世界上,鳥翔高空,魚潛湖海。整個世界變得朝氣勃勃、一派生機。這是人們對太陽神奇威力的歌頌。
在我國各兄弟民族地區,都流傳著關於射日的神話,後羿射日就是其中之一。相傳上古堯帝治理天下的時候,東海外的湯穀有1棵叫扶桑的大樹,上麵棲息著10個太陽。9個住在下麵枝條上,上麵枝條上住著行將出發的太陽。每個太陽裏都站著1隻3足金烏。這10個太陽進出有序,一個回來了另一個才出去,輪流把和煦的日光灑向人間。後來,忽然10日並出,草木、莊稼都燒焦了。於是堯帝命後羿射日。後羿擅長射箭,樂於為民除害。箭無虛發,射下9個太陽,它們落到地上卻是一隻隻帶箭的烏鴉。天上隻留下了一個太陽,於是人間又恢複了常態。幾個太陽並出的天象從科學上無從考查,但是在各族人民中流傳的這些神話故事,卻反映了古代人民對太陽的認識、想象和歌頌,也反映了人類征服和改造自然的願望。
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對太陽的了解早已超出了神話傳說的時代。關於太陽的現象和本質,我們可以講出更多生動有趣的科學事例。
“兩小兒辯日”
《列子·湯問》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一天,兩個小孩子為一個問題爭論起來。一個小孩子說:“太陽剛升起來時有車輪那麼大,可是到了中午,就小得和盤子一樣了,這說明早晨太陽離我們近,中午離我們遠。”另一個小孩子反駁說:“早晨很涼爽,可到了中午,就炎熱難當,這難道不說明中午太陽離我們更近嗎?”在他們各持己見,相持不下的時候,孔子正好經過這裏。他們就去請教孔子,孔子聽了之後,也隻好承認自己也解釋不清這個問題。
乍聽起來,這兩個小孩子說得似乎都有道理。在遙遠的古代,人們對一些天文現象隻能憑感官的直覺感知,但在具有現代化科技手段的今天,這個問題就不難解釋了。
人們日常觀察到,早晨的太陽比中午的太陽大,這完全是錯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這樣一種現象:同是一個物體,當放在比較小的物體中時,就會顯得大些;反之,當放到比較大的物體中時,就會顯得小些。
同理,太陽初升時,有附近的房屋,樹木作參照對比,太陽就顯得大一些;而中午太陽高懸中天,廣域的天空作它的陪襯,自然就顯得小了。如果經過精確的測量,就不難發現早晨和中午太陽的直徑是一樣的。
至於早晨涼、中午熱的問題,也是很容易說清楚的。早晨,陽光貼著地平線斜射下來,同一條光束照耀的麵積大,熱量分散。此外,陽光在大氣層中通過的路徑較長,被吸收的熱量也就多,再加上一夜不見陽光,溫度本來就低,所以早晨比較涼爽。到了中午,太陽與地平線夾角變大,熱量在大氣層中的損失較少,又集中射向地麵,並且由於上午連續幾小時的日照,氣溫已經有所回升,中午也就自然熱了。中午和早晨地麵上的同一點到太陽的距離確實不一樣,中午比早晨近約一個地球半徑的距離,不過這區區6000多千米的距離,比起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1.5億千米)來,實在顯得太短了,幾乎不會對地麵溫度產生任何影響。
不知2000多年前的“兩小兒”和孔老夫子得知以上的解釋後,作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