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姨,你先在這安心的住著。等以後有合適的機會,再給你找一個好得住處!”李清親手將白楊的被褥鋪在後院簡陋的草房裏,白楊淚眼汪汪的隻能搓著手不說話。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今天到讓你們幾個娃娃照顧我了!”白楊唏噓不已,旁邊李清卻道:“這就叫好人有好報!你當初若不是傾囊資助我們,今天又難能輪的上咱們幾個呢?”
白楊是個有骨氣的,雖說三日搬走。但孫旺幫著搭完了草棚,就直接搬了進去。
平日裏所用的鍋碗瓢盆都給了李清,上好的幾個被子留了兩床自己用。剩下的也都給了李清,總之大多數好東西都給了孫旺一家。這樣的情意,她白楊斷然不會讓人家白幹活的。
得了房子,白楊先夫那幾個親戚也不會說真的什麼都要。畢竟逼死了人了也不好看,再說大家以後都要來往,讓人背後說道也不好聽啊。
白楊這一住,到讓李清日子過的舒暢了許多。不為別的,單說白楊心情不好什麼都不幹。整日在家裏閑得無聊,又不愛去村子裏那些不熟悉的人家逛。隻能拉著李清,兩個人說說話幫著幹幹活。
這樣一來,早晨李清起床之後就與白楊一起搭夥做早飯。上午一塊繡繡帕子聊聊天,中午一塊做飯。你摘菜我煮湯,嫌有的快活生活。晚上白楊是不吃飯的,幫著李清整理整理小院子就回家睡覺了。
過了沒幾天,白楊一邊幫著李清納鞋底一邊小聲問道:“你們準備啥時候走啊?”
李清一愣,白楊驚呼道;“哎呦,你可小心點。這針都要紮到手上了!”
說完不等李清回答,又自顧自的說道;“甭想騙我啦!你當我真的看不出來?”
李清心裏咯噔一下,心道:壞了!沒想到白楊話鋒一轉卻是:“你們一家五張嘴,又沒有實在的田地在手又沒有啥手藝。在這小地方根本就活不下來,加上孫旺跟你又想讓孫禎跟小城子當個狀元郎。那讀書也是一大筆銀子咧!我這麼想,你們啊早晚得離開這裏!”
李清低著頭不吭聲,手下的活不停耳朵卻是豎起來仔細聽著白楊的話:“頭些日子,我看孫旺再打馬車。我就想,你們應該準備走了。沒想到他說要賣給城裏人,我細細一想你們家哪有那閑錢買馬。”
白楊絮絮叨叨說個沒完,手下功夫卻是一絲不減:“這幾天跟你一起做了多少雙鞋底子了?怕是你也準備盤纏呢吧?”
見李清不吭聲,白楊也知道有些事兒還沒定下來說出來也不好。再說孫家老太太那麼一個厲害的人兒,能讓這幾個人說走就走?
“好孩子!你們隻管做你們的事兒!白姨這一輩子也就是這樣了,你要是信得過白楊這點嘴上的本事。你就求求你公爹,一塊帶著我走吧。別的不說,這大車用的騾子小車用的驢子,我白楊還是能出的起的。咱們兩家人一路上,也有個照應不是?”
原來自打一開始孫旺做了這個馬車,白楊就覺得這一家人準備走了。如果一家五口人,四口是不懂事兒的孩子都能活。那她一個能說會道的媒婆,又怕啥呢?
有句話叫,打了瞌睡有人送枕頭。李清這邊正愁著盤纏,白楊的出現倒是能解了這燃眉之急。
隻是這個多加一個人,孫禎能同意麼?
“不行!”果然,孫禎是反對的。
“咱們一家子走了,她一個**跟著算什麼事兒?一路上咱們怎麼稱呼?”原來孫禎擔心的是這個,這個很好解決啊!
“對外頭就說白楊是咱們的娘就好了。反正咱們家人的關係夠複雜了,也不怕多添上一個。這兩口子帶著四個兒女出遠門謀生,多好的理由啊。”別的不說,看在錢的份上也得帶著白楊走啊。
這麼一想,孫禎倒是同意了。跟孫旺交代一聲,他見孫禎沒意見自己自然是一百二十個願意。
隨後孫旺與李清進了城,買了一頭騾子一頭驢子當作工具。準備家裏收拾收拾,就可以走了。
李清與白楊這幾天在家裏烙餅,院子裏掛著的蘿卜幹還有茄子幹都做了鹹菜。憨大不明白要幹什麼,反正這幾天不用早起鍛煉樂得他幹什麼都行。
李清讓憨大盡量多找一些野鴨蛋,拿回來都放進壇子裏做了鹹鴨蛋。
家裏那不大好的棉被,也被李清跟白楊做了厚實的門簾子。又把孫禎等人的棉被縫了結實的棉布,準備鋪在馬車上。白楊給的好被子,自然是準備放在行李裏麵。在沒有客站需要外麵露宿的情況下,也能裹在身上睡覺。
買來的騾子跟驢子都讓孫旺拜托給鄰村一個熟人家裏,村裏人都不知道更不能讓二房知道。
現在隻等著李清將家裏的衣服都洗幹淨,然後將所有的鞋子都做好。整理好孫禎的書,醬菜都到了火候就可以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