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多出來的花圈(1 / 2)

天色漸漸黑下來的時候,就在梁愈忠兄弟們快要將錦曦家門前的那條官道,給望穿的時候,老梁頭終於踏著暮色回來了。

大家夥照著先前約定好的,都隻是朝老梁頭那裏奔迎過去,卻沒有誰開口詢問老梁頭去了哪裏,做了些什麼。

看到兒子媳婦們一個個如此,倒讓老梁頭這一路上反複琢磨的應對話語,都無用武之地了。

同時,看到梁愈忠他們一個個毫不造作的擔憂情緒,老梁頭的心裏也有些不是滋味,想坦白吧,掙紮了幾番最終還是保持了沉默。

日子就這樣平靜而忙碌的往前走,金黃色的油菜花落了,蠶豆花兒開了,田埂地壩上放眼望去,紫白交相呼應的花瓣在春天溫暖的風裏搖曳。

錦曦家魚塘的魚苗在瘋狂的長大,孫氏抱的小雞仔一個個像毛茸茸的小黃球,在母雞的帶領下,霸占了側院的天下,在果樹下麵的草叢中追逐覓食。

當村裏後麵的山上,遍布映山紅的時候,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的時候,這一帶大大小小的鋪子都要暫停歇業一日,就連縣衙老爺也是如此。

清明節的早上,天空就開始飄起細細的雨絲,一根根如牛毛紛紛灑灑,落在地麵的青石板上,留下一片淡淡的水印。

“曦兒,你妥帖了沒?你爹他們東西都準備好了,正在堂屋等你呢!”

早飯後,孫氏急急忙叩響了錦曦的屋門,催促道。

“娘,這就好了,你幫我拿一頂鬥笠。”錦曦應道,手裏提著小水壺,正均勻的將水灑在麵前大瓶裏麵插著的一把妖嬈杏花上。

這把杏花,是昨日文鼎送來的,他是來跟她辭行。雲州那邊他祖父,從年前到現在,已經派了不下七波人馬過來催促,文鼎都未能成行。

這回清明節,文鼎卻打算回一趟雲州。

“曦兒,你且耐心等我些時日,少則五日,多則十日,等我這趟回來,我就來你家下聘!”

這是昨日他離去前,拉著自己的手,錚錚許諾的。

錦曦唇角微微翹起,望著窗外雨絲拂過青翠的竹葉,不知道他如今車馬到了哪裏?此去雲州,可是有上千裏之遙啊!

“曦兒,鬥笠找到了。”孫氏的聲音再次從門外響起的時候,錦曦已經換了鞋子走了出來。

“你大堂哥先前也從縣城趕來了,這會子你爹陪著正在前麵堂屋說話呢。”孫氏一邊給錦曦戴鬥笠,邊道。

聽到粱禮輝過來的消息,錦曦很高興,趕緊快步去了前麵的堂屋。

好長時日不見的粱禮輝,神情間似乎消瘦了些,但是精氣神看起來不錯,錦曦過去的時候,梁愈忠正在詢問粱禮輝關於今年秋闈科考的事情。

從粱禮輝的款款而答來看,他似乎對今年的秋闈考試,準備充分,跟往些年那種忐忑避諱的心態相比,如今的他頗有一種勝券在握的信心。

梁愈忠不禁滿意的笑了,錦曦笑盈盈過來,後麵跟著孫氏。

錦曦跟粱禮輝微微欠身施了一禮,目光在他身上打量了一下,道:“讀書果然是正事,耽誤不得,但大哥的身子也不容馬虎。我見大哥這趟回來,消瘦不少呢!”

“是啊,確實瘦了兩圈。禮輝啊,這趟回來做清明,得在家裏住一宿吧?”孫氏問道。

粱禮輝早在孫氏進來的時候,就站起了身,聽到這話忙恭敬回道:“是打算吃過晌午飯就回縣城去。”

“家裏還有一隻烏骨老母雞,回頭你回縣城的時候捎帶上,那老母雞湯可滋補了,尤其是對你這樣熬夜讀書的。”孫氏大方道。

“娘,你要真想給大哥補身子,等會不如將那雞直接送去給桃枝表姨,讓她拾掇了晌午就給燉上,帶去縣城這都麻煩?”

粱禮輝素來不擅長這些婦人間熱情的招呼,隻是很感激的站在一旁搓著手,不知該說什麼好。

因為細雨蒙蒙,孫氏便把年幼的老三老四留在家中。錦柔是自己不願意去,於是,跟著梁愈忠去的人自然隻有錦曦。

老梁家後院,梁愈洲和梁禮勝他們都等候在那,梁愈忠帶著粱禮輝和錦曦走進那間熟悉的東廂房時,屋裏的氣氛很是沉悶。

尤其是老梁頭,坐在那裏手裏端著一隻旱煙竿子,愁眉苦臉的噴一口煙圈歎一口氣。

錦曦目光在屋裏環掃過一圈,看到牆角堆放著的那些掃墓祭拜的物品,當下就明白了為何氣氛如此的低沉壓抑。

因為今年是譚氏過世的頭一個清明,照著這一帶的風俗,外嫁的閨女家是要紮花圈去譚氏的墳頭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