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兄弟恃寵亂內廷
張氏兄弟即張易之和張昌宗,都是中山安國即現在的河北安國人,祖上曾在貞觀末年做過宰相,也是名門出身。張昌宗是太平公主推薦給武則天的,張昌宗又引薦其兄張易之,則天一見甚悅,於是二人同入宮中侍奉武氏。此二人先被任為中郎將和少卿,後屢屢加官,因武氏年事已高,政事多委易之兄弟。二人權傾朝中,連武則天的侄兒武承嗣、武三思等人都爭著為二人執鞭牽馬。
公元700年6月,朝廷改控鶴監為奉宸府,任張易之為奉宸令。武則天每次在內宮宴飲,經常召來武姓親貴和張氏兄弟,一起飲酒作樂。武則天讓張昌宗穿著羽毛做的衣服,吹著笙,在內宮庭院裏乘坐木鶴,文士們都賦詩讚美他。
張易之、張昌宗以豪華奢侈相互攀比,他們的弟弟張昌儀任洛陽縣令,賄賂他們辦事情,沒有不答應的。一次早上入朝,有一名姓薛的候補官員攔住張昌儀的馬行賄,將五十兩金子連同簡曆一起給他,張昌儀都收下了。到朝廷上,他把簡曆交給天官侍郎張錫。過了幾天,張錫把簡曆弄丟了,就去問張昌儀,張昌儀罵他說:“沒用的東西!我也記不得了,隻要是姓薛的就授給他官職。”張錫找出姓薛的候選官員六十多人,全都留下授予官職。當初,魏元忠擔任洛州長史的職務,洛陽令張昌儀倚仗著幾個兄長的權勢,每次到州府辦事,都徑直走入長史廳。魏元忠到任以後,叱令他退下去。張易之的家奴在城中街市上橫行滋事,魏元忠把他們用杖刑處死。在魏元忠入朝擔任宰相以後,武則天召見張易之的弟弟峽州刺史張昌期,打算讓他擔任雍州長史。朝廷議事時,武則天向諸位宰相問道:“張昌期任雍州長史怎麼樣?”眾宰相紛紛回答道:“陛下可算是真正找到合適的人選了。”惟獨魏元忠據理力爭,認為張昌期不能勝任這個職務。武則天默不作聲,便不再談及此事了。魏元忠還曾當麵向武則天奏道:“從先帝在位之時直到現在,臣蒙受朝廷厚恩,現在朝廷缺乏人才,臣得以充數列宰相之位,不能竭忠效死,致使奸邪小人在您左右弄權,這是我的罪過呀!”武則天聽了很不高興,張易之兄弟也因此而對魏元忠記恨在心。時值武則天染病,張昌宗擔心武則天去世後魏元忠會對他下手,就在武則天麵前誣陷魏元忠。公元703年,武則天把魏元忠貶為高要縣尉。
公元704年7月,武則天任命神都副留守楊再思為內史(也相當於宰相)。楊再思專以阿諛奉承取悅於人,當時有人稱讚張昌宗“麵如蓮花”,隻有楊再思說:“不對。”張昌宗問他為什麼,楊再思回答:“應該說蓮花長得像六郎才對。”張昌宗兄弟作威作福,貪贓枉法,群臣紛紛上奏,有人認為張昌宗依法應該免官,張昌宗上奏說:“我有功於國家,所犯的罪過,應該還不至於免官。”武則天向幾個宰相詢問,說:“張昌宗對國家有功嗎?”楊再思說:“張昌宗調配神丹,陛下服下之後,確實有效,沒有比這更大的功勞了。”武則天聽了很高興,就赦免張昌宗,恢複了他的官職。當時的左補閥專門寫了《兩腳狐賦》,來諷刺楊再思。公元704年年末,武則天病倒在床上,幾個月也不召見宰相,隻有張氏兄弟二人侍奉左右,主持朝政大事,這使大臣們六神無主。宰相張柬之經過周密部署,於公元705年正月發動了兵變,把張氏兄弟殺死,迫使病中的武則天讓位,由中宗複位,重建唐朝。
李唐王朝二百九十年的曆史,有近半個世紀是由武則天這位女性皇帝導演的。她一生的功過,一代又一代人的評說,褒貶參半。可能對她貶斥最多的是,她曾擁有幾個男寵,這便成為她千古難泯的醜聞,成為文人墨客顛來倒去的話題,以至於連同她創造的卓著政治業績也隨之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