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自己的人生
一個有思想的人,活著才有意義。有思想,並非是要我們一定成為思想家或哲學家,而是要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都曾被痛苦折磨過,都曾遭受過苦難的襲擊,都曾對未來一再迷茫……為此,我們極其有必要梳理一下人生中的若幹問題。“人為什麼而活著?”和“人應該怎樣活著?”是人生中兩個最基本的問題,隻有解決了這兩個基本問題,我們才能成為自己人生的導師,才能從容地麵對人生。
人不是為了信仰、責任或是別人而活著,而是為了希望而活著。信仰的確是人生的一根重要的精神支柱,但一個人的信仰一旦破滅,那麼他便很難再站起來,因為信仰是具有專一性和排它性的,況且,不是每個人都有信仰的,尤其是現在。人是必須要有責任的,無論是對國家對家庭,還是對他人對自己。但如果僅是為了責任而活著未免顯得過於沉重,活在重壓之下,可以說是沒有快樂可言的。如果有人說是為了別人而活著,這個人不是一時衝動(受到某些刺激),就是在標榜自己的偉大。試問,為別人而活著的人置自己於何地?忘掉了自己而活著的人是不存在的。實際上,人是為了希望而活著。雖然希望不像理想、信仰顯得那樣地高尚和偉大,可它卻是實實在在的。孩子希望自己快些長大,少男少女希望自己能獲得甜蜜的愛情,青年人希望自己事業有成,老年人希望子女能常回家看看。耕作的農民雖然很辛勞,但他希望用辛勞能換來收獲,希望用這些收獲使子女受到很好的教育。一個重病纏身的病人,希望自己能盡快恢複健康,希望自己能像從前那樣生活和工作。……你不可能每天都擁有一種理想或信仰,但你每天都可以擁有一個希望。即使一個希望破滅了,你還可以擁有別的希望。當一個人沒有任何希望的時候,絕望就會趁虛而入。很多自殺的人大都是萬念俱灰,其潛台詞往往是:我一點希望都沒有了,我不活了!有些希望也許很遙遠,但有些希望卻就在眼前,可正是這些希望在陪伴和牽引著我們度過了一天又一天。……
人是為了名利而奮鬥,但並不是為了名利而活著。提起“名利”二字,很多人都會對它嗤之以鼻,這是長久以來人們對於“名利”二字的誤解,原因是很多人使用了過於卑鄙的手段追逐名利,才使“名利”二字為人們所唾棄。其實,我們每個人正是為了名利而奮鬥。試問,有誰不是在為了名利而奮鬥呢?一個上班的人是為了得到工資或是為了升遷為主管而工作(當然,工作也應是一種樂趣),他要用工資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如果他能升為主管,他便更能體現出自己的價值,得到別人的認可與尊重。一個人在不停地寫文章,是為了想成為一名作家,為了能使自己的作品在眾人中被傳閱,並得到讀者的讚譽。……這些名利之心是人所必有的。如果一個人沒有名利之心,那將會是一件可怕的事,他將會無所作為,甚至可能會餓死。以自己辛勤地勞動並通過正當的競爭手段而得到的名利就是成功,是應該得到別人的尊敬的。可事實上,很多人為了名利而背信棄義、不擇手段。這樣的事例你能很容易找到。這種人所做的一切不是為了名利在奮鬥,而是為了名利而活著。這種人是可悲的,因為他的下場往往是身敗名裂。名利之心人皆有之,為名利而奮鬥,不要為名利而活著,隻有這樣才算得上真正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