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王進入殿中時,連蟬鳴都稀稀落落的,有些力竭之感,他早已是心中有數,正斂容垂手,等待著太後的雷霆之怒。
“你和林鄺,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太後聲音已恢複了平靜,倚在榻上,輕輕道。
“兒臣實在愚昧,一直以來,紙上談兵,隻以為舅舅大占上風,卻沒曾想,平王居然躲過了大索,千裏遠遁,回到了封邑……”
這些話,他在心中已經盤算圓滿,此次說來,流暢無比。
他憾恨地歎氣,暗地裏想起平王,簡直要扼腕長歎。
是誰,從自己屬下那裏劫走了平王?
他又是如何出城的?
這著預備的棋子,被暗中的某人搶先使用了,襄王的處境,也就實在可慮了……
他揣測著,心中靈光一閃,好似抓住了什麼,不由地蹙眉深恨。
太後不動聲色地觀察著他,見他一副迷惘,不似作偽,於是歎氣道:“你們自詡為男子漢大丈夫,做事好沒計量!”
靜王俯首稱是,太後瞧著他馴服孝順的模樣,歎道:“論理,我不是你親生母親……”
“母後這是要讓我無地自容嗎?”
靜王的聲音帶著顫抖,他的頭顱,垂得更低了。
太後纖纖玉指輕抬,指了圓凳,示意他坐下,和顏悅色道:“我雖不是你親生母親,卻也實在差不了多少了……你才在繈褓之中,惠妹妹便過身了,那時候你才這麼點大,眼睛好似兩點黑葡萄,一閃閃的,隻是對著人笑……”
她聲音惆悵,想起這廿載歲月,心頭也為之惻然。
靜王聽她提起生母,早已離座振衣,跪著恭聽,他跪伏於地,聽著太後回憶往事,眼淚已黯然而下。
太後談到惠妃的時候,他身形顫動,黑發垂落而下,遮住了他眼中的冷戾怨毒。
他的手指,死死摳住金磚的縫隙,幾乎拗斷。
太後並無察覺,仍是絮絮談起往事,溫言道;“你雖不是我十月懷胎所生,我卻一直把你當自己親兒,你和祈兒之間,我總是偏袒你多些。”
“如今你長大了,主意也多了,我這老太婆的嘮叨,也聽不進去了,跟著那些個狠心毒腸的廝混,有什麼事也不來稟我知道——這是人子應有的孝道嗎?”
太後緩緩說著,語氣並不峻急,好似家中長輩的尋常埋怨,靜王安靜聽著,已是汗流浹背。
“舅舅和我,也是貪多心切,我與他並沒有瞞著母後的意思……隻是怕您心火虛熱,惹起了病來……”
靜王低泣道,想起生母惠妃,心中發恨,對太後的言辭,越發如糖似蜜。
“你們兩個,被人做了圈套也不知道!”
太後恨恨道,聽著窗外嘶啞的蟬聲,揚聲道:“如此聒噪,且去把它們取下。”
廊下有人應了,急忙而去,太後收斂了心中怒氣,冷笑道:“這事從頭就透著蹊蹺……你且仔細想想!”
靜王渾身一顫,想起城門由京營的孫銘管轄,又念及平王的離奇逃遁,一身冷意湧出,如醍醐灌頂一般。
他咬牙笑道:“兒臣從皇兄身上,總算又學到一招!”
太後端起手中瓷盅,仿佛置若罔聞,隻是鳳眸微微眯起。
窗前有人影晃動——宮人們躡手躡腳,以絲網將知了粘下,嘶啞的叫聲逐漸低了下來,太後隻覺得神清氣爽,抿了口乳酩,笑道:“這些小東西,平素也可人意的,但若要聒噪著生事,我也就棄之無味了。”
靜王細品著這話的滋味,又聊了幾句,才告辭出宮。
“妖婦……”
他在廊下無聲怒喝,麵容因為憤怒和不甘,微微扭曲。
不幾日,奏報如雪片一般,飛入朝廷中樞,兩藩鏖戰之下,都是動了真火,襄王偏狹跋扈,又調了一鎮兵馬來增援,平王更不知從哪取到了安王的信符,將他藩中的兵馬調來,以求鉗製敵手。
如此火拚數日,雙方都是傷亡慘重,襄王畢竟老奸巨滑,猛一尋思,幡然驚覺了自己的疏漏,於是老著臉皮,上表向朝廷陳情,道是自己為朝廷分憂解謗,興兵討伐亂臣賊子,如今遭遇小挫,還請速速增援雲雲。
他本以為皇帝深恨二藩,如今有人樂意代勞,雖也有逾越之嫌,但畢竟是同仇敵愾——到時候自己殷勤賠罪,多做讓步,也就是了,沒曾想,表章上奏後,如泥牛入海,兩三日都沒有消息,這一日終於等來了明發邸報,林鄺展開一讀,氣得雙眼發黑——
“黃口小兒,竟敢如此辱我……欺人太甚!”
身旁師爺見他不住以指甲輕掐皇帝的批語,口中喃喃咒罵,也是驚惶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