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可臉上一副傾聽者的認真模樣,她想:人老了都是喜歡別人認真聽自己說話吧!
廖姨看看林小可又笑著說:
“我這人年紀大什麼也不會,那時候他二叔說介紹我去廠裏坐辦公室打打電腦記錄記錄些東西,一個月小兩千,我說‘成’。”廖姨拂了拂耳邊的發絲接著說:
“去試了試,才知道這玩意我怎麼會啊?”,廖姨的臉上現出歲月的糙磨,自嘲道,“吃不下這碗飯,在那裏也是遭人白眼,後來他二叔說‘左家招人做飯,你去不去?’,我一想這是我生活的手藝哪有不會的,總比對著電腦幹著急強吧。”
林小可聽著廖姨的話,心裏不知是什麼滋味,她把碗碟遞給廖姨,身子倚在廚房門口聽廖說她的生活經曆,洗碗的放水聲裏是廖姨特有的鄉裏口音,女人的思緒有些飄遠。
待回神隻聽見廖姨說:“這什麼時期有什麼時期的煩惱,那會生活艱難的時候愁!愁家裏那小子的生活費、學費;後來不愁那些了,家裏老娘又愁工作家裏兩頭跑,可再愁也得為著生活不是,還好遇見了左家,要不家裏老娘說不定還發愁呢!”廖姨說到這裏爽朗的大笑出聲:
“我周圍的人啊都羨慕我呢!”
林小可倚著門的姿勢有些僵硬,站直了身子才覺的好些。
林小可不知從那裏聽到這一句話:一個人說話做事總是有針對性的,或無聊想傾訴,或想純粹的表達些什麼,就像說笑話的人期望戳中他人的笑點,然後一起同笑;唱歌的人希望你能理解她歌裏的感情,再稱讚她一句‘唱的真好!’。
林小可:
廖姨和自己說這些是......
“夫人,你說是吧?”廖姨洗完碗,收拾好,擦著手轉身對林小可說話。
“什麼?廖姨,你剛說的挺多,所以我不知道你問的具體指什麼?”林小可不好意思的笑笑。
“嗨,我白說了。”廖姨解下圍裙掛在一邊,“這生活啊,它就是個分期處理的賬單,每個時期的煩心事不一樣,你得慢慢解決。”
“你說的對!”林小可腦細胞少,不太理解廖姨話裏的寓意,但每個時期的煩心事兒不一樣,這點她還是舉雙手讚同的。
“這是我大半輩子的經驗,當然對。”廖姨的神情頗為自得,像是要著糖的小孩,林小可覺的‘老小孩,老小孩’這話放在廖姨身上真對。
林小可抿著嘴角笑,最後想了想說:“廖姨你先回家吧,爸和左衛謙回來,我給他們做宵夜就行!”
廖姨想著說:“那行,我幫夫人把飯菜弄好,到時候熱一熱就成。”她也是擔心家裏高三的那個娃,而且左家的防護係統不差,對林小可的提議也就沒有堅持。
林小可回到沙發上坐下,廖姨則在廚房套上圍裙忙活。
剛打開電視就蹦出一個抗日的戰爭畫麵,她小時候和姥爺待一塊兒的時候,姥爺就喜歡看這類型的電影,她耳濡目染之下,也能看的起勁,認真看了會兒,覺的還行,決定索性就看這個,沒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