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帝國的貴族,發明了一種很殘忍的娛樂方式——角鬥,還建造了一座專門供他們觀看角鬥的建築。這究竟是一座什麼樣的建築呢?
觀看人和猛獸搏鬥的場所
在古羅馬,角鬥是指奴隸與凶猛野獸搏鬥,或者兩個奴隸決鬥。專門供羅馬帝國貴族觀看角鬥的建築,就是羅馬鬥獸場,它是在公元72年至82年間建成的。
這個地方有多大?
站在鬥獸場外,你會覺得這是一座高大的圓形建築;如果能從高空俯視,便可看到一個橢圓形的建築,與現代足球場相似,占地麵積約2萬平方米。中間是“表演區”,觀眾席約有60排,逐排升起,劃分為五個區。前麵一區是榮譽席,比“表演區”高5米多;二區和三區是騎士席位區;最後兩區是平民席區,比騎士席位區高6米多。鬥獸場的安全措施很嚴密,最後一排觀眾席沒有坐位,要站著背靠牆觀看比賽。
什麼人在這裏
角鬥?
在這裏進行角鬥的都是一些俘虜、奴隸,他們沒有自由和權利,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不過也有一些平民會為賺錢來參加角鬥。
對於羅馬貴族來說,殘酷的決鬥是最令他們激動的節目。當時,決鬥的一方是持三叉戟(ji)和網的角鬥士,對手是帶刀和盾的羅馬武士,帶網的角鬥士要用網纏住對手後,再用三叉戟把他殺死;另一角鬥士帶著頭盔,手持短劍盾牌,拚命追趕想戰勝他的對手。最後,失敗的一方要懇求看台上的人大發慈悲,讓觀眾決定他的命運,如果揮舞手巾,就能免死;如果觀眾的手掌都向下,那就意味要他的命!
有時,還會讓角鬥士與獅子、老虎這樣的猛獸進行博鬥。角鬥士們不把猛獸打死,就會被猛獸吃掉。
為什麼要建羅馬鬥獸場?
羅馬鬥獸場是維斯西巴安皇帝下令修建的,是為了取悅凱旋的將領和士兵,也是為了讚美偉大的古羅馬帝國。它因此也成了古羅馬帝國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
古羅馬還有哪些建築類型?
古羅馬帝國有很多能工巧匠,創建了很多建築,其中有一些獨具特色,如羅馬萬神廟、巴爾貝克太陽神廟等宗教建築,也有皇宮、劇場、浴場、以及廣場和巴西利卡(長方形會堂)等公共建築。民居建築有內庭式住宅、內庭式與圍柱式院落相結合的住宅,還有四五層公寓式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