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所重為何(1 / 3)

等夏祁趕赴會江樓時,洛子賦一瓶佳釀已見底,耳尖也微微發紅,見了來人,他也不起來行禮,隻微微頷首,拿了另一壺將將熱好的酒,倒了一杯,放在對邊。

夏祁微微詫異,洛子賦平日裏極是守禮之人,這倒是稀奇。坐下舉起杯子,與之共飲了一杯,見洛子賦又要往杯子裏倒酒,出手止住他。洛子賦避開他的手,仍是倒了滿滿一杯,一飲而盡。

染了酒意的水眸,望著牆上掛著的一幅鬆山圖,微微出神,手指摩挲著酒杯,比往日低沉了幾分的嗓子緩緩說來,“洛某從小就不曾像今日這般,敞開了喝酒,因怕喝醉了一時誤事,深怕家妹妹出了什麼事顧不及。”

又倒了一杯酒飲盡,“洛某在這世間,所剩無幾,再不可失去。得蒙八殿下看重,洛某雖算有些才識,可幾多斤兩還是知曉的。”忽而,一雙水眸恢複了清明,直直看著夏祁,“隻怕八殿下所看重另有他物,還望八殿下坦誠相告。”

“果然本殿沒有看錯人。”有才華且不驕不躁,確是好苗子。夏祁也倒了一杯酒敬他。一揮手,見喬大掩上了門出去戒備著,就說起了往日的事。

“時年世宗大開疆土,西進楚域,南下吳境,曆史征戰一十七年,終得大昭大一統。當時掌兵大將李民地多次斬敵軍首領於馬上,立下汗馬功勞。然連年征戰,折兵損將重,大昭國內多孀居孤寡之人,哀怨連連。”

“李將軍為安撫天上英魂,上昭請旨建立靈武營,設各司勞作,為孀居孤寡之人供一份營生之所,世宗準奏,靈武營得以建,李將軍率領李家將領和得以歸朝將士,一力促成此事,得以安撫民心。”

“後李將軍又從靈武營中選拔出一群資質不凡的少年兒郎,組成一支義勇軍,名為靈鳩。靈鳩隻幾千人鐵騎,然騎射、陣法皆是尋常兵士不可比。不僅行蹤隱秘,且殺敵快速勇猛,故而成為戰場上一隻奇勝軍,所到之處皆令敵方聞之顫膽。”

然而,當年李家軍功甚偉,世宗晚年又多疑,對李家忌憚頗深,經當時寵臣挑撥,使得李家軍權旁落。怕是李民地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天,故而才建立靈鳩。在世宗起事前夕,隻在戰場上殺敵七次的靈鳩,一夕之間化整為零,淹沒在大昭數十萬大軍之中,再難尋蹤跡。

世宗生氣叱問,花甲之年的李民地昂首跪於朝上答道,“靈鳩軍起於靈武營,軍中每一戰士皆是英魂血脈,勢要為血仇而戰,如今四海已平,血仇也得報,靈鳩軍得以功成身退!而戰後,繼續軍中效力也罷,歸去耕田種地也罷,這是老臣在靈鳩組建時,所立下誓言!歸去才是替我大昭建功立業的英魂最好報答!”說完俯身一拜。

一言一詞,鏗鏘有力,振聾發聵!世宗再無言語,李家也得以安保。

當然後麵的事,夏祁未曾說出口,畢竟先祖之事不好非議,然洛子賦也不是對此毫無所知,因那錚錚傲骨的大將軍李民地正是他外祖父李正的曾祖父。

夏祁又給二人倒了酒,“洛兄可知靈鳩軍今何在?”

洛子賦聞言,捧酒的手一頓,一臉訝異望著他。

夏祁似沒發現他的異常,舉杯飲盡,才似笑似歎說道,“那可是李家的保命符啊。”

大昭要守國,結果還是離不開李家,李民地去世不過幾載,當時剛登帝位的允文帝還是要借助李家來鎮守邊關。如今六十多年過去,靈武營已散。史書記載也隻寥寥數筆,猶如曇花一現的靈鳩早已被人遺忘。

可被人遺忘不代表不存在了。而他也是無意中從一個孤寡老人身上發現了靈鳩的痕跡。可惜,嶽陽樓經數年打探也隻得出一結論,那曾經掃蕩戰場的黑鐵騎仍然隱在暗處存在著,其他消息再也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