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國家,五十六個民族組成了我們的大家庭。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人們有著不同的風俗,從飲食到服飾,以及語言、房屋建築都各不相同。在我國南方的一些地區,那裏的人們喜歡把房子蓋在半空中。接下來就去看看這奇怪的房子吧。
奇怪的房子叫什麼?
這種“腳丫”被吊起來的房子叫做“吊腳樓”,也叫做“吊樓”,是山地少數民族的傳統住宅,居住在吊腳樓裏的少數民族有苗族、壯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吊腳樓是中國古代建築和山區環境有機結合在一起的範例,是一種建築風格十分獨特的房子。
吊腳樓是用
什麼做的?
吊腳樓是用很多的木頭做的,以前的吊腳樓一般用茅草和杉樹皮做屋頂,也有用石板建的,現在很多地方開始用泥瓦鋪蓋。建吊腳樓可是當地人民的一件大事,首先他們會去山上選比較好的木材,砍下來拉回寨子裏,然後把木頭加工成需要的形狀,梁木上還要畫上好看的圖案。等主人選好黃道吉日,就開始上房梁、蓋房子,左鄰右舍還會送來禮物表示祝賀。
幹嘛要蓋這麼麻煩的房子呀?
你可能會覺得,他們真的不嫌麻煩呀,為什麼不直接在地上蓋房子,還要費這麼多周折建“吊腳”樓啊?原來,那裏氣候比較潮濕,不適宜人們居住。另外,山區裏多毒蛇和凶猛的動物,人們的生命安全總是受到威脅。吊腳樓就把這些問題統統解決了,因為懸在半空中,通風幹燥,還能防止毒蛇和野獸,樓板下有更多的使用空間,還可以放些雜物。
瞧瞧它的結構
依山的吊角樓,在平地上用木柱撐起來,分為上下兩層;上層通風、幹燥、防潮,是睡覺生活的地方;下層關牲口或用來堆放雜物。房屋中間為堂屋,左右兩邊稱為饒間,作居住、做飯之用。饒間以中柱為界分為兩半,前麵作為火炕,後麵作為臥室。吊腳樓上有繞樓的曲廊,曲廊還配有欄杆。廊外有半人高的欄杆,裏麵有一大排長凳,可以供人休息,節日期間媽媽也是在這打扮女兒。
吊腳樓有幾種?
吊腳樓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這樣幾種:單吊式,就是隻在一邊的廂房伸出懸空,下麵用木頭支撐;雙吊式,正房的兩邊都有吊出的廂房;四合院式,把兩邊廂房吊腳樓部分的上麵連起來,形成一個四合院;二屋吊式,這種是在單吊式和雙吊式的基礎上發展來的,就是在一般的吊腳樓上麵再加上一層。
關於吊腳樓來曆的傳說
從前,因為家鄉遭受水災人們就搬到了很遠的山區,那裏樹木茂密,豺狼虎豹隨處可見。他們搭起的棚子經常受到野獸的攻擊。後來人們用火光來嚇唬野獸,可是還有人經常被毒蛇和小蟲子咬傷。後來一位老人想了個辦法,他讓年輕人用大樹做成架子,在上麵搭帳篷讓人們居住,這樣一來,還真的不怕野獸蟲蛇了。後來,這種“空中住房”慢慢變成了現在的“吊腳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