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骨髓移植的開拓者

與任何器官不同,血液無固定的形態,但從功能上看,我們可以把血液看做是一個“流動的器官”。血液主要由三種成分組成:①紅細胞:主要生理功能是把氧運送到全身各器官、組織和細胞,以維持生命;②白細胞,包括淋巴細胞:主要是消滅每時每刻都可能侵入體內的病原微生物,白細胞減少或功能喪失,機體將死於感染;③血小板:主要作用是生理止血,血小板缺乏,機體很快死於內髒出血,特別是顱內出血。上述成分在人體內會不斷衰老、死亡,但人體骨髓內的祖細胞、幹細胞會不斷分裂,分化成上述細胞成分,使血液內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一直維持在正常水平,這就是骨髓的造血功能。

一旦骨髓出現造血功能障礙,如臨床上較常見的再生障礙性貧血——上述細胞成分全都減少,白血病——白細胞功能減退、喪失,都會引起死亡。

怎麼辦?目前根治這些疾病的方法就是骨髓移植。其原理是:先用強大的射線把患者骨髓內的細胞徹底、幹淨地殺滅,然後再把健康人的骨髓中的幹細胞置入,這種幹細胞就會很快在患者的骨髓中“生根、開花、結果”。

但在臨床實踐中,也會有器官移植麵臨的共同問題——排斥反應,更為麻煩的是會產生所謂“移植物抗宿反應”,但隨著“環孢黴素時代”的來臨,上述困難大部分迎刃而解。目前,骨髓移植正以每年7000~9000例的速度飛躍。一旦移植成功,就意味著白血病等嚴重疾病已根治。所以1990年,人類最高的科學獎賞——諾貝爾獎,授予了骨髓移植的開拓者美國的托馬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