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古魔神之戰後,魔神二族兩敗俱傷,人族在人皇伏羲和媧皇女媧的帶領下先後打敗了魔神二族,並用五彩神石之力布下了結界,魔神人三界從此分離,人族得以安居樂業,繁衍生息。
但到了堯帝時期,一場洪水如同猛獸一般席卷了大地,整個中原變成了一片澤國,似乎要將整個人族全部消滅。堯帝伊祁放勳命鯀治理水患,鯀治水之法為修建堤壩圍堵洪水。曆時九年堤壩建成,然而洪水再次來臨之時,堤壩潰堤,農田被淹,房屋被毀,無數民眾流離失所,堯帝大怒,命祝融殺鯀於羽山。
舜帝重華即位之後,水患依然嚴重,大禹繼承父命繼續治水。大禹治水時,總結了父親鯀治水失敗的教訓,將以修堤堵水改為疏導河川,利用水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曆時十三年,終於疏通了九河,引水入海。大禹因治水有功,被舜帝禪讓為中原之主,史稱為“大禹王”。
然而在治水之時,大禹王的第十一冥雲在一次開山後,無意中發現了一柄做工精美的絕世寶劍,因私念悄悄占為己有,不料這絕世寶劍竟是上古神器“弑魔之刃”,相傳弑魔之刃為天外之物所鑄,原為神族之物,凡被此劍所傷,傷口不可愈,可弑滅魔神,故名弑魔之刃。但此劍煞氣太重,劍鋒所至寸草不生、鬼神不留,凡持此劍者倘若心性不堅,便會被煞氣所染,貪心滋長,惡念叢生。
後來,冥雲的靈魂被弑魔之刃汙染而墮魔,開始對人族大開殺戒,並撕裂了魔界的結界,釋放了上古邪靈,試圖組建了一支亡者軍團毀滅人族建立的世界。
大禹王發現之後,手持開山斧與冥雲發生了一場大戰,那一戰是兩大神器的對決,打得天昏地暗,地動山搖!開始之時,雙方勢均力敵,數百回合不分勝負,但大禹王還是略顯老態,漸漸地處於下風,就在弑魔之刃快要刺進大禹王身體的時刻,冥雲人性未泯,以元神之力對抗了體內邪神的力量,最終沒有將劍刺進父親的身體,這此刻大禹王的開山斧已經落下,冥雲持劍的右臂瞬間被斬斷。
大禹王奪其兵器之後,將弑魔之刃交到昆侖,玉虛真人凝天地靈力以冰火二氣將其封印於昆侖山穀,可弑魔之刃殺氣太重,封劍之穀數十裏竟草木不生,這山穀也被人們稱為“死亡之穀”。
大戰之後,大禹王將天下分為九州,令九州諸侯貢獻青銅鑄造九鼎,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九鼎之力鎮壓尚未幻化成形的上古邪靈。
大禹王去世前將帝位禪讓於伯益,但長子夏後啟不服,起兵擊敗伯益,建立了中原第一個世襲製奴隸王朝——夏朝。享國四百餘年後,傳至十四代,第十七位君王夏後癸即位,這一年稱為帝癸元年。
帝癸十年,五星錯行,夜中星隕如雨,其中兩顆流星劃過了斟尋城的上空,一顆隕星砸中了杞侯府外的一棵千年古樹,發出一聲巨響,頓時火光衝天,古樹被焚。這一夜,一個嬰兒的哭聲響徹將軍府,子興將軍抱著剛出生的嬰兒跑到了院子裏,跪拜四方之神,感謝賜子之恩。
第二天,華山元乙真人來到將軍府,子興將嬰兒抱出來請師公取名,師公看了看孩子後,說道:昨夜紫薇天煞雙星降世,如果是紫薇星降世,那孩子日後凡事皆能逢凶化吉,百病不侵;不過要是天煞星降世,那這孩子將克父母,常有天災橫禍,隻有喜逢紫薇星才可化解其凶兆!元乙真人於是取一“恒”字,希望孩子能如月之恒。
而此時昆侖的死亡之穀,層雲低湧,雷電交加,穀中彌漫著山雨欲來的緊張氣息,一位披著黑色鬥篷的身影正沿著山穀的小道前行,走向了山穀的深處。封印之下的弑魔之刃,隱隱地發出一絲淒冷的血光,好似具有性靈一般,蠢蠢欲動,等待著下一位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