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間有多少個女人,就有多少份不同的婚姻,或苦或甜,凝聚著無法述之筆端的華彩.在每一張或真實或偽裝的麵孔背後,蘊涵著幾多濃情?幾許失意?
我所見過的,或者於身邊生活著的熟識的女人,她們的命運在光陰的流逝中有的一成不變;有的經曆太多悲喜;有的淡若清泉甘甜爽潔;有的濃似烈酒入口意醉神迷......
"英",是公安局機要室的話務員.也可以說是我的三位女同事其中之一,今年45歲,在常人眼裏是一個樂觀,生活態度特別清晰可衣服啊,化裝品啊,生活得特別滋潤.然而她內心的傷卻是真真實實存在著的,隻在知心的人,談得來的人麵前才會偶爾吐露,這是很正常也很聰明的處世原則,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聆聽,若一不小心,找錯了聽眾,弄不好別人會把你當作"祥林嫂"啊!所以一定要慎重為之.
我是她能夠相信並且願意傾訴心聲的朋友之一.她的經曆慢慢在我的心頭凝集成型.逐漸地清晰起來......
她是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代表.23歲那年.經過親人的介紹,認識了他後來的丈夫,沒有任何波瀾的平靜地相親然後自然而然地結婚生子.日子便在一天天的磨著,過著......
她的丈夫是一個不務正業,遊手好閑.而且嗜酒如命的混混,而這在此之前是無從得知的,因為他們認識僅僅有一個多月就結婚了.而當了解他的品行的時候,"木已成舟"身為人婦了.在當時的社會還沒有過多的勇於向不幸的婚姻挑戰的女人,更多的是"認命"她於是隨從多數,成為不幸婚姻的犧牲品.
她說,每天他都要喝至少三杯白酒,從不間斷.而且喝酒之後,常常摔倒或者發酒瘋.她便成了他酒後的出氣桶.由此"打架"成為婚姻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隻醉酒這一點還不夠,他還沒有責任感,一份工作總是堅持不到半年就放棄,從沒有做長過,吃不得辛苦.家裏的衣食住行,日常支出都要靠她的工資來支撐.
他們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就在婚後的一年多以後,他們的女兒出生了,而他卻沒有一點改變,依舊如昨,每天混日子.楊姐把他的這種行為的源頭歸結為"是其家中的獨生兒子,父母從小嬌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思進取,沒有責任感.因此而無法做一個好丈夫."想想她的分析,是有一定的道理.
盡管他的品行在旁人眼裏是看得清楚明白,而其父母家人卻從不規勸,甚至在他們夫妻為此而吵架的時候,依然是兩耳不聞,把自己家的兒子當成是"寶貝"一樣.既然有這樣的家長,他的作為就很好解釋了,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