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被狂犬咬傷,先用清水或肥皂清洗傷口後,立即去附近的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接種疫苗。
初養小狗的注意事項
初次養小狗的時候,不要將一隻6—12個月大的小狗當成犬看待,而要像對待初生嬰兒一樣,溫柔而耐心地照顧它;你需要花費較多時間與它共處,以讓它融入你的生活,如時時看管它並常常與之溝通,盡量不要讓它長時間單獨留在家中;要留意它要排泄的訊息,如大聲呼吸和打轉等;幼狗膀胱不受控製,可能經常需要撒尿,你要盡量關照到每一次;如果它意外弄髒地方不要懲罰它,但是當它在正確的地方排泄時要馬上稱讚它;而且要為幼犬配製營養均衡、容易消化的食物。
給狗梳毛的方法
經常給狗梳理被毛,可以除去狗身上脫落的被毛汙垢和灰塵,防止被毛纏結,同時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皮膚抵抗力,緩解疲勞。
因此,可以選擇給狗早晚各梳毛1次,每天梳毛5分鍾。建議按以下方法梳理:一般應使用毛刷、彈性鋼絲刷和長而疏的金屬梳來配合梳理長毛犬;由頸部開始,由上而下依次梳理背、胸、腰、腹、後軀,然後再梳頭部,最後是四肢和尾部;梳毛應順毛方向快速梳拉,且在對長毛犬梳理時,要一層一層地把長毛翻起梳。
初養鳥者的選鳥建議
初養鳥要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觀賞鳥的種類很多,有會學人語的,有善於鳴唱的,有通過馴教能表演小節目的,還有些調教後能狩獵的,比如鷹科、鸕鶿科的鳥。
如果是初養鳥者應選一些容易飼養的鳥類,一般來說,吃穀類的硬食鳥相對容易飼養。比如羽色豔麗多樣的虎皮鸚鵡,還有黃雀、白腰、蠟嘴、金翅、鸚鵡、燕雀等,這些鳥大多姿態優美,有的鳴聲婉轉。
籠養鳥中最難飼養的要數食蟲類鳥,如紅點頦、藍點頦、藍歌鴝、藍鸝、繡眼、鶯等,這些鳥大多羽色豔麗,鳴聲悅耳。
常見鳥病的防治要領
籠養鳥的很多疾病一般是飲食不當或器具環境不衛生引起的。因此,應經常清除籠內的鳥糞並對鳥籠進行消毒殺菌,並留意鳥的健康狀況,一旦患病應及時治療。 常見的病症有:
眼症,眼睛流淚不止,眼眶內有黃白色黏液,可用溫開水稀釋的硼酸水擦洗病鳥眼睛,再滴入金黴素眼藥水。腳趾病,鳥在籠內跳躍活動時,腳趾被劃傷或被蚊蟲叮咬後的傷口被鳥糞汙染,引起細菌感染,發炎化膿。可用消毒後的利刀劃開腫塊排膿,然後用生理鹽水衝洗傷口,再塗上碘酒,敷些消炎藥膏。腸胃炎,患病後的鳥羽毛鬆弛,肛門四周和尾羽上常沾有糞便,可用痢特靈0.2—1毫克溶於糖水中滴喂3天。肺炎,病鳥精神呆癡,食欲減退,眼睛和鼻孔內有分泌物,可用2—4毫克的四環素溶於糖水中滴喂,每天2次;體內寄生蟲病,鳥口腔分泌物增多,喉部有黃白色斑,難以吞食飼料,可用驅蟲淨2—3毫克滴灌。羽虱、蟎等體外寄生蟲病,可加強水浴和沙浴,洗浴時可在溶水中投放一些煤油,或在沙盤中的浴沙內摻一些硫黃粉,可有效驅殺羽體上的羽虱。
鳥飼料的兩種配製方法
喂鳥用的飼料多種多樣,如帶殼穀物類飼料,有黃粟穀、高粱、白蘇子、菜子、火麻仁等,隻要篩理清潔後就可使用。有些還需要加工配製後才能使用。下麵介紹兩種飼料配製的簡單方法:
蛋米配製法。用約0.5千克米放在鍋內炒到微黃時再盛起,稍微放涼後,加入約半斤雞蛋黃(去蛋清)拌勻,放置半天後就可用來飼喂(蛋黃可適當增加或減少)。
蛋粉配製法。用約1千克粉(炒熟的包穀粉0.38千克與熟黃豆粉或豌豆粉0.12千克混合),然後將0.5千克煮熟的雞蛋去殼後放入粉中搓碎即可,比例可根據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但蛋粉不耐久存,一次要少量配製,盡量現製現喂。
鸚鵡的喂養建議
目前市麵上的鸚鵡食品相當多,分為:水果類,如蘋果、木瓜、番石榴、蓮霧等;蔬菜類,如葉菜類蔬菜、胡蘿卜等;此外煮熟的米飯、土司、麵包等也可用,但要避免隻喂食葵瓜子,這會導致鳥的營養不均衡甚至引起肥胖。
還要矯正鳥撥食物的習慣。鳥在挑選食物時,會將飼料撥撒一地,要矯正鳥的這個習慣,可以在固定時間內給予固定的食物量,這可以讓鳥學習了解此時的食物就是這麼多,如撥掉了,就要等下餐,漸漸的它就學會珍惜食物而改變撥食的行為。
鴿子的飼養
鴿子的飼料以雜糧為主,鴿子一般吃小麥、蕎麥、高粱、玉米、豌豆、綠豆、麻子等。在喂食時要至少選用兩種飼料混合喂食,比如平時是小麥、玉米、高粱共3份,豌豆1份,訓練時則改為小麥、玉米、高粱共3份,麻子1份,豌豆1份。此外,還可以供給青菜、卷心菜、麥苗等青飼料及礦物飼料。如將貝殼粉或蛋殼粉0.5份,木炭0.5份,鹽1份,熟石灰2份,黃泥、黃沙各3份,碾碎加水混合後搓成圓球曬幹,喂時揉碎喂食。
應在鴿子回到鴿舍後再喂給飼料,這樣有助於形成回舍有食的條件反射,利於歸巢;鴿子訓練競翔期間,要先喂水,後喂飼料,多喂些玉米、豌豆;夏天和孵幼鴿期間,可在飲水中加適量食鹽;鴿子極愛清潔,所以要十分注意鴿舍的清潔工作,在夏、秋季每周至少水浴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