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解決了朱棣的問題之後,便取道回京了。這次回去變得更加的快速了,隻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我們也不敢多加逗留在這裏了,不然到時候河麵結冰,我們便隻能夠陸路回南京了。
我多給了朱棣二十萬的兵力,讓他成為了兵力最強的藩王和將軍。
這時候到了進京麵聖的日子。本來以前的朱棣在進京麵聖的時候,應該是皇道而入,登陛不拜的。但是因為曆史被改變了。朱棣在收受了我的甜棗之後,變得非常的畢恭畢敬。似乎成為了我最忠誠的臣子。
但是其中有兩個王,卻變成了當時的朱棣。那便是寧王和晉王。現在輪到他們兩個登陛不拜了。
在曆史上,朱棣這麼做之後,又大臣建議直接把朱棣抓起來殺了,這樣可以免除後患。但是朱允炆婦人之仁,卻不同意這麼做,他認為朱棣是自己的叔叔,自己不能夠這麼對他,這是大逆不道的行為。
他卻沒有想到自己作為一個國家的君主,臣子對他大逆不道,卻沒有被他放在眼裏。所以這導致朱棣回去之後更加下定了要造反的決心,因為他認為現在的皇帝太過懦弱和無能了。隻有自己取而代之,才能夠改變現狀。
難道寧王成為了或者是代替了原來的晉王?
難道這些曆史事件一定會發生?無論是誰,反正就是有一個人會這麼做,就算我解決了朱棣,也會有千千萬萬個朱棣出現嗎?這難道就是曆史的必然性嗎?
寧王身披金甲,走進了金鑾殿,對著我隻是微微的鞠了一個躬,說道:“臣參見皇上。”
看來他還對我還是有點忌憚的,畢竟他沒有帶著自己的佩刀進殿。要是他敢帶刀進殿,我就有理由當場將他斬殺。
“寧王遠道而來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朕明日再召你進宮商議。”我並沒有在乎他這麼囂張的走進來,也沒有讓他述職,而是把他打發走了。
既然解決了朱棣,就有你寧王。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我可不是當年的朱允炆,或者是那個什麼都不知道的朱允炆了。
“平安,等寧王回到了自己下榻的地方之後。率領禁軍。等等,他這次過來帶兵多少?”我問道。
“帶領護衛隊兩千。駐紮在城外。還有三十親衛在身邊。”平安恭敬的回答道。
“那朕來考考你,你覺得寧王這人怎麼樣?”我又問道。
“末將……”平安欲言又止,似乎想要說但是又怕說錯了什麼話。
“你大膽的說,無妨。”我淡淡的說道。
“末將覺得寧王沒有把皇上放在眼裏。”平安堅定的說道。
“去解決了他。其他人能不殺就不殺。但是要威風一點,顯示出朕不是區區一個寧王可以挑釁的。”我淡淡的說道。
“末將領命。”平安說完便大踏步的走了出去。
“我要殺了他。”我對著小溪說道。
“你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雖然我知道這些事,是必不可少。但是……”小溪似乎被我這種殺人的態度嚇到了。因為我說話的語氣就像是捏死一隻螞蟻一樣平淡。
我溫柔的把她攬在懷中說道:“既然我們已經下定了決心改變這個世界。或者說你已經下定了決心支持我的決定。那我不就是應該這個樣子嗎?不然,寧王肯定會成為第二個朱棣的。殺掉他是必不可少的事情。變革自然就會流血。而且在我的手下麵前,我自然應該表現的冷酷決絕一些。不然我要是在平安的麵前表現的像原來的朱允炆那樣,我哪裏來的威信啊。”
“可是除了殺人之外沒有別的辦法了嗎?他怎麼說也是一個鮮活的人啊。雖然你現在是皇帝,想要殺誰就殺誰,但是難道以後你還打算一直延續著這種製度嗎?那這和現在的北邊那個小國家的領導人有什麼區別?”小溪質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