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苔蘚以及蠕蟲(1 / 2)

而那顆創始細胞,早就已經死了,但是他的遺傳基因已經流傳了下來。

另外一種基因多樣性是基因突變,遺傳物質的突變主要有兩種類型,即染色體數目和結構的變化以及基因位點內部核苷酸的變化。

這個是張凡所擔心的事,萬一放任他麼突變,產生了不可控製的情況怎麼辦?

所以現在張凡親力親為,再不影響控製的情況下改變基因結構。

目前情況下,張凡隻能通過周圍的環境來改變,遇到什麼改什麼。

物種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核心,物種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

物種需要具備幾個條件:具有相對穩定的而一致的形態學特征,以便與其他物種相區別。

以種群的形式生活在一定的空間內,占據著一定的地理分布區,並在該區域內生存和繁衍後代。

每個物種具有特定的遺傳基因庫,同種的不同個體之間可以互相配對和繁殖後代,不同種的個體之間存在著生/殖隔離,不能配育或即使雜交也不同產生有繁殖能力的後代。

這要做到的首先也得是基因突變,又回歸到了原點。

最後一種是生態多樣性,生態係統是各種生物與其周圍環境所構成的自然綜合體。所有的物種都是生態係統的組成部分。在生態係統之中,不僅各個物種之間相互依賴,彼此製約,而且生物與其周圍的各種環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

這種很好解釋,就是生物數量多了,即使生產者、也是消費者,還是分解者。

藍藻就屬於生產者,但是目前生產的能量物質隻能自己使用。

細胞以及草履蟲屬於消費者,一個負責生態多樣性的演變,一個負責運輸。

最後的分解者就是細菌了,張凡發現自己有些離不開這些可愛的細菌了。

說起細菌,張凡又想到了病毒,病毒對細胞的傷害可是致命的,但是目前他沒發現病毒,也沒製作出病毒,病毒目前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分析過後,張凡又陷入了苦惱,繞來繞去都繞不開基因突變這個問題。

“先試試吧,如果控製不住就把它消滅了。”張凡想到,但是還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

吞噬細胞,這種細胞就像是士兵一樣的保護者普通細胞,可以消滅外來的入侵者。

它可以包裹住外來的入侵者,然後通過特殊的酶來分解蛋白質。

普通的細胞就可以改變,隻要產生特定的酶就可以。

實驗仍在繼續,不多時吞噬細胞就產生了。

下達了命令之後,張凡再次陷入了沉眠。

日月扭轉,鬥轉星移,張凡再次蘇醒。

現在的湖泊已經完全沒有了當年的樣子。

首先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火山已經停止了活動,一切都歸於平靜。

藍藻的繁殖非常快,整個湖麵上都已經被覆蓋,一些藍藻成功登陸,成為了苔蘚。

湖麵下的生物看起來就沒那麼誇張了,草履蟲仍然在工作,但是它也出現了一部分變異。

移動速度變得更加的迅速,再以草履蟲的眼光來看有些不合適,稱為鞭毛蟲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