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關大戰(一)(1 / 1)

自古北方多強兵,彪悍鐵騎雄萬裏。在中國的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國家多次率兵同中原大陸國家開戰,除了北方兵大多強悍外,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區糧食充足、金銀富裕。

這一年秋去冬來,樹上的葉子早已泛黃落盡。大宋北方的疆邊要塞又一次麵臨戰事。各個軍營、要塞接到上方通知,金國出動了近兩萬人馬進犯大宋邊界,所到之處燒殺屢奪,搶走大批金銀、畜牲、糧食。目前已打到嘉關。特此命令各個軍營、要塞加緊完成一級軍備的準備工作。

嘉關北部的嘉北要塞已被金兵攻破。攻破要塞的金軍是大金完顏成傑王爺的部隊。他率自己本部的兩萬人馬來犯大

宋邊界就是為了掠奪財物。他對屬下的幾位將軍說:“這次打下了嘉北要塞,洗劫周邊的幾城鎮,搶來的這些東西不僅

夠我們好好得過年,還夠我們用上過上幾個月的。”近幾年,金國經濟情況不太好,再加上長期和宋朝打仗,人力、物

力消耗非常大。幾次大的掠奪戰,都會減輕金國的內部矛盾。每次戰鬥出發前,大量的窮人、落破武士、賠了本的商人

和想建功立業的年青人都會擁入軍營的募兵處。攻下了嘉北要塞,搶劫幾個城鎮,掠奪了大量財物,部隊就要啟程回金

國了。一位將軍對成傑王爺說:“有一支出去搶劫的部隊,回來時帶來了馬匹、毛驢、騾子等牲口一千三百多頭,還抓

回來二百多個青壯年。”成傑王爺隨著決定繼續向南攻打嘉關,這一千多頭牲口可以裝運的物資超過現在總量的三分之

一,而這二百多個青壯年剛好可以幫著牽牲口。

金國完顏成傑部兩萬人排著整齊的部伍浩浩蕩蕩行軍。到了嘉關北四五裏的地方安營紮寨。

嘉關的最高軍事長官是總兵,嘉關總兵力在三千左右,加上附近城鎮的民兵和青壯年,總共可以調遣的人馬也不會

超過六千。外地救兵就是最趕來,也需要四天多的時間。眼下軍民不超過的六千的嘉關很難能堅持到救兵來的那一刻。

但是嘉關的守關總兵是楊青將軍,有楊將軍在戰鬥中就會出現截然不同結果。

楊青是宋朝楊家將的後人,從小學習兵法、武功,十六歲入兵營。今年三十的他已大大小小經曆了數十次戰鬥。一

杆楊家槍更是耍的耀武揚威。

參加這次戰鬥有一個特殊的年輕,這個年輕人就是楊誌。楊誌今年十六歲。小時候隨在家人出行時丟了,被母狼叼

到狼窩,擁有母愛的狼把楊誌看作了自己的孩子一樣養著。楊誌七歲時在山上尋食。被路過的叔叔楊青看見,楊誌臉上

有青色胎記,楊青一眼就認出了從小丟失了的楊誌。當場抓住他帶回了軍營。楊青十六歲入的兵營,一直在軍隊立功。

前幾年回家去看過出生小楊誌。後來聽說小楊丟了,心裏也是十分難受。今天又看到了自己的小侄子,急忙帶回現在的

軍營。本來是要送回家裏去的,可是這孩子從小和狼一起生活,在軍營裏見人就打就咬。有時發起瘋來,七八個軍士也

出去打不過他。楊青一看心裏也是暗暗高興,楊家今日的虎狼就是大宋明日的虎將。於是寫書信告訴家裏,將楊誌留在

了軍營鍛煉。剛開始時楊誌每天又是打又是鬧,可到了後來他也學著軍士們的樣子每天操練、吃飯。

等到了楊誌十二歲的時侯,他已懂事了。楊青便常常找楊誌談心,教武功。楊家的武功分為外功和內功。外功就是

練的筋骨皮,隻要日日苦練,幾年就可有成效。難的是內功,除了長期的修練外,還要刻苦地研究其使用。楊誌是屬於

那種即刻苦又聰明的孩子,所以內外功進步的都很快。今年十六的他,在戰場上用楊家槍用力攻擊時,可以擊穿對方的

輕銅製鎧甲刺進胸膛中。在楊家這樣年齡年輕人是很少有的。這和他小時候在狼窩中的野外生存有關,後來去軍營受了

正規的訓練。

此時的嘉關戰鬥在際,危難重重。但有了楊青楊誌叔侄的嘉關就會變得血雨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