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 / 2)

沈安平一下班就往回趕,雖說是讓張珍珍就能做主,但是劃院基這麼重大的事情,他沒有親眼看到,心裏不是踏實,兩外見到院基之後他才能知道要見什麼樣的房子,花費多少,才能提前準備不是。

鄭月秀見沈安平回來的比往常早,不用想就明白沈安平惦記著院基的事,對著屋內喊道:“珍珍,安平回來了,別逗妞妞玩了,趁著天還有一絲亮光,你帶著安平先去看看劃給你們的院基。”

張珍珍裹著一個棉大衣出來,和沈安平去了村北,一路上先給安平說了今天的情況。

“珍珍,這院基可不小,比咱家裏的大,這房子你想怎麼蓋?”他家的院基在明誠和明信兄弟兩個的中間,東西寬度足夠建五間正房了。

“這院子夠寬敞的,東西的長度夠咱們蓋五間正房的了,再加上兩間東廂房,一間當廚房、一間當庫房用,咱們總共蓋七間房子。我想著這裏反正是荒地,咱們圈一個大後院,把雞圈、羊圈和豬圈都放在後院裏,也能在後院裏種點果樹,種點菜,要是以後房子不夠住了,咱們可以在後院裏再起一排房子。”張珍珍盤算到。

“七間房,夠用了,村裏都是土坯房,咱們要是蓋一磚到頂的青磚瓦房有些紮眼,不如就像咱家之前一樣,蓋半磚瓦房,下麵十三層磚,上麵用土坯,這房子也牢靠,冬暖夏涼,十年之後,等咱們有錢了,咱再重新蓋。”沈安平看著這片荒地,腦子裏想象著房子蓋好的畫麵。雖然這房子不是青磚瓦房,但是六十年這個水平已經很超前了,上輩子八十年代他們蓋得這樣的房子,已經讓村裏人羨慕了很久。

“安平,你打聽這蓋房子得用多少錢了嗎?”張珍珍問道。兩人看看天色已黑,就往回返。

“打聽過了,就磚瓦木料花錢,咱們蓋得是半磚瓦房,用的磚少,兩三萬磚就夠了,再算上木料的錢,差不多六百塊錢,村裏蓋房都是村裏人幫忙,不用花人工費,到時候管吃就行,隻要材料都到齊,這房子幾天就能蓋好。”沈安平給張珍珍說著建房的花費。

“咱們手裏頭還有四百塊,明年三月蓋房的話,你還有兩個月的工資,咱們隻要借兩百塊錢就行了,一年就能還清。”張珍珍輕鬆的說道,他們家有沈安平的工資,她教書到年底也有分紅,他們家除了走禮就沒有別的花錢地方。

“兩百塊錢不夠,我剛才說的那些隻是蓋房子的錢,還得打家具呢,這些都需要錢,我看得借三百塊錢才能夠。”沈安平說道。

“安平,珍珍,你們回來了,先過來吃飯。”鄭月秀看兩人回來說道。吃飯的時候,兩人把房子的規劃和張豐德兩口子說了一遍。

“明天問問明誠和明信,他們什麼時候動工,要是能夠一起的話,這材料都能一起買,也能便宜一些,省點錢。”張豐德說道。

“爸,我們知道了,明天從鎮上回來,我們就是大伯家問問。”

“珍珍,你們蓋房子的錢不夠吧,你們剛結婚,手裏也沒有什麼錢,還有妞妞要養,我和你爸商量了,我們給你們添五百塊錢,這些錢還不夠的話,那你們就要另想辦法了。”第二天,鄭月秀把珍珍單獨叫到她房間,拿出五百塊錢,塞到張珍珍手裏說道。

沈安平家不富裕,之前的工資都補貼家裏了,手裏根本就沒有攢下。兩人結婚後,這開銷就更大,還有妞妞這個花錢的主,鄭月秀估計這兩口手裏能有個二百塊錢就不錯了。蓋房子得七八百塊錢,安平家幫不上忙,兩人出去借,到時候受苦的還是自個女兒,於是兩口子昨晚上一通的商量了,決定給小兩口五百塊錢。

“爸、媽,這怎麼能行,我們蓋房子怎麼能要你們的錢,不夠的話,安平說找同事湊點,你們這些錢還是留給延年用吧。”沈張珍珍想把錢塞回鄭月秀手裏,這年頭掙點錢不容易,延年日後娶媳婦、蓋房子都是要花錢的。

“珍珍,給你,你就拿著,安平找同事湊錢,你們不得還錢呀,還得欠人情,我和你爸就你和延年兩個孩子,你過得好我們才能放心,你們蓋房子我們做父母的,總得支援一二,拿著吧。”鄭月秀說道,又直接把錢塞到女兒手裏。

張珍珍想了想,最終還是接下了這筆錢。

“安平,咱們蓋房子的錢不用借了,剛才媽給了我五百塊錢。”張珍珍回房,對正在給妞妞穿衣服的沈安平說道。

“那我去謝謝咱媽,今天去鎮上郵東西,你趕快收拾一下,不然趕不上車了。”沈安平把妞妞塞到張珍珍手上,爽快的說道,他不是小年輕了,不會應為麵子上過不去,就拒絕嶽父嶽母的好意,重生前他們夫妻也沒少補貼小女兒,嶽父嶽母也不圖別的,就想著讓他們日子過的好。

沈安平去正房謝過老兩口,和張珍珍帶著東西就出門,他們帶的東西可不少,兩大袋子,裏麵大都是炒好的幹貨,這可是鄭月秀昨天忙了一天的成果,給沈安民寄得裏麵還多了熬好的肉醬。幸虧今天生產隊有車要去鎮上,能把他們捎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