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1 / 2)

小孩子得意就忘形,杜家村的這幫小孩子玩的高興,延年和明書年齡大一些,知道在大人麵前隱瞞,但是國富這個小家夥,即使兩個叔叔再三叮囑不許把今天的事情說出去,在張大娘一句不經意的問話中,就說漏了嘴。

經過張大伯的一番審問,張明書把事情的原委老老實實的交代清楚,最後抱怨說大人又騙他們這些小孩子,特意的強調那裏沒有妖怪,隻有人,有幾位老爺子,還有陳晨陳曦兩個小孩子,長得十分好看。

“不是告訴你們不許去惠安牧場東邊的林子嗎?你怎麼不聽話,偷偷跑去不說,還把國富也帶過去了,他爹,他們這幫孩子會不會給安平惹麻煩?”杜家村離農場近,多多少少知道些農場裏的事情,張大娘擔心幾個小的給沈安平招惹麻煩。

“我們才不會給安平哥惹麻煩呢,上午的時候我們已經告訴安平哥了,安平哥沒有反對。”張明書反駁道。

“怎麼?你們去那裏,你安平哥知道?他爹,安平和他二叔這到底是咋想的?別是安平年輕不知道厲害”他們裏惠安牧場近,多少知道一些國家大事,張大娘差異的說道,她以為這些孩子淘氣,不知道輕重,這安平怎麼也參與到其中了。

“我去老二家問問。”張大伯磕了磕煙鬥,瞪了小兒子一眼,穿上衣服去了張珍珍家。

“老二,安平,延年和明書去東邊林子的事情我知道了,你們是怎麼想的?”張大伯也不繞彎子,直接問道。

“大哥,不就是小孩子好奇鬧著玩嗎?您這也太小心了,那幫小子,你越不讓他們去,他們的越想去,就讓他們去玩吧,等他們膩了,自然就不去了。”張豐德已經想明白了,他們這是農村,不是惠安牧場,在村裏還是村幹部說的算,有村長在,萬事也鬧不起來。

“大伯,那些人有上麵派下來的工作組看管,要是有問題,延年他們早就被趕回來了。”沈安平也定下心神,他既然做不到對那些人視而不見,那就能幫就幫吧,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就當積德行善吧。

“安平,你想好了就行,你爸媽供你讀書不容易,咱們這些窮苦人,可不怕這些。”張大伯吸了口煙說道。

“大伯,那些人都是有文化的,有本事的人,要是他們能指點一二,延年他們日後也能有出息。”老張家和普通的老農民可不一樣,明白讀書的重要性,子女們都上過學,明字輩這一代,最沒有讀書天分的明信,也念完了小學。

城裏人按月發工資,旱澇保收,不像農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麵朝黃土背朝天,,好的年份,一家人勉強能填飽肚子,困難的年份,家家戶戶都以野菜為生,各個都麵黃肌瘦的。農家的孩子能成為變成城裏人,能有一份工作,月月都有工資拿,就是鯉魚躍龍門了。

當天晚上,村長、民兵隊長也知道了幾個孩子跑到惠安農場玩的事情,兩人打算靜觀其變,看看張家的反應,要是張家沒有反對,他們就當做不知道此事。

就這樣,在大人的默許下,杜家村的孩子們跑到惠安農場玩的時間越來越多,這也有好處,那就是這幫孩子去惠安農場,不在村裏禍禍了,村裏也少了大嫂們破口大罵這幫猴崽子的聲音。

惠安農場之所以如此吸引杜家村的孩子,一是有陳曦的存在,漂亮的孩子就是招人喜歡,雖然陳晨長得也好,但是性子有些陰鬱冷漠,相比之下,陳曦更受歡迎;二是因為武老頭總會給他們講抗戰的故事,男孩子都崇拜英雄,這些故事十分吸引他們。

晚上,空間裏,張珍珍和沈安平邊幹著活,邊聊天,沈安平問張珍珍:“珍珍,你也別怪我多管閑事,你要是見過陳晨和陳曦那兩個孩子,你就知道我為什麼這麼做了。”沈安平歎了一口氣說道,陳晨那個孩子,這要是陳老爺子和何大娘出事了,難保這孩子被逼無奈會走上彎路。

“安平,我並沒有反對你幫他們,隻是明年就要亂起來了,當年可是死了不少人,你要是出事了,我和妞妞可怎麼辦?”張珍珍擔心的說道。

“你這是瞎擔心,大城市鬧騰的厲害,咱們這小地方,飯都吃不飽,哪能鬧出什麼大事,頂多也就是□□,真要是鬧出人命,怕是一家子都抬不起頭來。村裏的這些半大小子不上學,就得回家種地,這也算半個勞力,他們胡鬧不起來。”杜家村也算偏遠山區,要不是有一個國營惠安牧場在,這裏的民風會更加淳樸。

“我是怕你受罪挨打,那些不經事的小年輕沒輕沒重的。”張珍珍嘀咕道。

“珍珍,我在牧場隻是一個不起眼的獸醫,沒得罪人,也沒礙著別人的路,有誰會和我這無關緊要的人過不去,就因為延年他們去那裏瞎玩。”沈安平說道。

“順其自然吧,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大不了咱不幹了,回家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