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不要拖拖拉拉(1 / 1)

我們在一生中,總有種種的憧憬,種種的理想,種種的計劃。假使能夠將一切的憧憬都抓住,將一切的理想都實現,將一切的計劃都執行,那在事業上的成就,不知要怎樣的宏大,我們的生命,不知要怎樣的偉大。

然而我們往往是有憧憬不能抓住,有理想不能實現,有計劃不去執行,終於坐視種種憧憬、理想、計劃的幻滅和消逝。

有時,我們感覺到一項任務不重要,於是做起來就拖拖拉拉。如果這項任務真的不重要,就把它取消好了,而不要拖延然後又後悔。

因為看不到完成一項不愉快任務有什麼好處許多人便拖拖拉拉。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做這項任務時付出的代價似乎高於做完之後得到的好處。應付這個問題的最佳辦法是從你的目標與理想的角度分析這個任務。如果你有個重大目標,那你就比較容易拿出幹勁去完成有助於你達到目標的任務。

凡是應該做的事拖延而不立刻去做,留待將來再做,有這種不良習慣的人,是弱者。有力量的人,是那些能夠在對一件事情感到新鮮及充滿熱忱的時候,就立刻去做的人。

每天有每天的事。今天的事是新鮮的,與昨天的事不同。明天也有明天的事。所以今天的事,應該就在今天做完,千萬不要拖延到明天。

在興趣、熱忱濃厚的時候做一件事,與在興趣、熱忱消失了以後做一件事,它的難易、苦樂,不知相差多少!於前者,做事是一種喜悅;於後者,做事是一種痛苦。

擱著今天的事不做,而想留待明天做,在這拖延中所耗去的時間、精力,實際上能夠將那件事做好。

“命運無常,良機難再。”在我們的一生中,若錯過良好機會,不及時抓住,以後就可能永遠失去它。

你應該竭力避免拖延的習慣,像避免一種罪惡的引誘一樣。假使對於某一件事,你發覺自己有了拖延的傾向,你應該努力改變它,不管那事怎樣的困難,立刻動手去做。不要畏難,不要偷安。這樣,久而久之,你自能撲滅那拖延的傾向。應該把拖延當做你最可怕的敵人,因為它要盜去你的時間、品格、能力、機會與自由,使你成為它的奴隸。

許多人的拖遝已經成了習慣。對於這些人,一切理由都不足以使他們放棄這個消極的工作模式。如果你有這個毛病,你就要重新訓練自己,用好習慣來取代拖遝的壞習慣。每當你發現自己又有拖遝的傾向時,靜下心來想一想,確定你的行動方向,然後再給自己提一個問題:“我最快能在什麼時候完成這個任務?”定出一個最後期限,然後努力遵守。漸漸地,你的工作模式就會發生變化。要醫治拖延的習慣,惟一的方法,就是在事務當前時,立刻動手去做。“要做,立刻去做。”這是人們成功的格言。

日本法西斯入侵馬尼拉時,菲律賓海軍的一名文職雇員被捕了。他被送往一個集中營,他叫哈蒙。就在到達集中營的第一天,哈蒙看見一個難友的枕頭底下有一本書。他向難友借了這本書,這本書叫做《思考致富》。

在哈蒙閱讀這本書之前,他的情緒很壞。他恐懼地望著在那個集中營裏可能遭受的折磨,甚至死亡。但是,當他讀了這本書時,他就為希望所鼓勵了。他渴望擁有這本書,讓它同自己一起去迎接前麵那些可怕的日子。哈蒙在同難友討論《思考致富》中的問題時,認識到這本書是他自己的一筆巨大財富。

“讓我抄這本書吧廣他說。

‘當然可以。你開始抄吧廣

哈蒙立即開始抄書。一字又一字,一頁又一頁,一章又一章,他緊張地抄著。他時刻陷在有可能隨時失去這本書的苦惱中,這本書會在任何時候被拿走,但這種苦惱激勵他日夜工作。

真是幸運,哈蒙在抄完這本書的最後一頁後不久,他就被轉移到臭名昭著的聖多·托瑪斯城集中營。

哈蒙之所以能及時完成抄書工作,乃是因為他能及時開始這項工作。

哈蒙在三年零一個月的囚犯生活中隨時都帶著這本書,把它讀了又讀。這本書給了他豐富的精神食糧,鼓舞他生發勇氣,製定未來計劃,保持和增進心理和生理健康。

聖多·托瑪斯監獄的囚徒在生理和心理上永遠受了傷害——恐懼現在,也恐懼未來。但哈蒙在離開聖多·托瑪斯時比他做見習醫生時還要覺得好些。在那兒哈蒙更好地為生活作了準備,心理上也更活躍些。在他的談話中,你可感受到他的積極思想:“成功必須不斷地實踐,否則它不會長上翅膀,遠走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