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善於捕捉市場變化(1 / 2)

1922年,以難民身份進入希臘國土的奧納西斯雙手空空,身無分文,工作找不到,棲身之處亦無著落,真是度日艱難。趁著在一條舊貨船上打工的機會,當船剛停在阿根廷首都港口的時候,奧納西斯開溜了,從此開始了他轟轟烈烈的創業生涯。

在阿根廷,奧納西斯在一家電話公司當了名焊工,他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還經常通宵達旦暗無天日地加班。在窮困中泡大的他舍不得花一分錢,不久他便積蓄了一筆錢。隨後他從事煙草生意,很快資金豐厚了,他的經營頭腦和眼光也隨之成長和尖銳起來,他發現要做一個真正的企業家,必須掌握一個訣竅--到其他人認為一無所獲的地方去賺錢。當他稍稍站穩腳跟欲再度發展的時候,震駭世界的經濟危機襲來了。在充滿了恐慌的災難之中,奧納西斯以他過人的勇氣和眼光,把他的財力投之於在危機中被普遍認為最不景氣的行當--海上運輸。要知道當時全世界的貿易陷於癱瘓,而海上貿易瀕臨死亡:1931年的海運量僅是1928年的三分之一左右。當加拿大國營鐵路公司被迫出售產業時,奧納西斯了解到該公司的6艘貨船出售,這些船在10年前的價錢是每艘200萬美元,而現在隻賣2萬美元。奧納西斯急匆匆地趕到加拿大,買下了這6艘船。這種孤注一擲的投資令人驚異,而他卻深信值得這麼幹,一旦時勢變化,投資會賺回來,利潤也會源源而來。

果然,二次大戰爆發了,形勢要求運輸業複蘇並發達。一項明智而果斷的投資見效了,6艘貨船頓時成為活動的金礦,奧納西斯驟然變為一個擁有"製海權"的希臘海運巨頭。別人不幹的,他幹了,別人賺不到錢,他賺了,而且賺了個夠!奧納西斯除了有錢有勢,還向多方位發展,成為世界上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不久,他把自己的企業總部遷到了美國紐約。

二次大戰後,當別人又對海運業憂心忡忡、舉棋不定時,奧納西斯又以他的明智和魄力投資於油輪,其資產增值的速度是驚人的:二次大戰前,他的油船的總噸位是1萬噸,而到了1975年時他己擁有45艘油輪,其中15艘是20萬噸以上的超級油輪!這時與他身為難民的1922年相隔了53年,就是這個當年的窮小子、日薪23美分的奧納西斯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富豪之一。除了上述的那些輪船、油輪,他還擁有幾家造船廠、100多家航空公司以及眾多的地產、礦山,財產的總額達數十億美元之巨!

市場競爭猶如**大海,風平浪靜是罕見的,而狂風惡浪才是正常的。麵對狂風惡浪的險峻環境,有的商人成功,有的商人失敗,其原因當然是多方麵的。不同的經營者,又有其個性的原因。但研究表明,麵對市場的應變能力,是一條值得重視的重要因素。

成功的訣竅在於不斷地積極創造市場。創造市場有以下4條策略可供采用。

1.知道怎樣"製造需要",就能不斷地"製造機會"、創造市場。

2.經營者要善於發掘潛在市場,創造市場,發展經營業務。

3."世界上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市場亦如此:很多需求本來是沒有的,是積極創造市場的經營者們,創造了一個個新的需求、一個個新的經營機會。

4.為了創造市場、贏得機會,主動向危機挑戰,並積極承擔風險,這是經營者的職責,也是經營者的必備素質。

當今西方企業管理中,流行這樣一個原則:經營人員在一年內,允許而且必須犯一次以上的"合理的錯誤"。之所以允許,是因為"合理"說明了此人能力是合格的,隻是不可逆轉的因素而導致"錯誤";之所以必須,是因為沒有"錯誤",則意味著此人缺乏創造市場的積極性,缺乏適應險峻的市場環境的能力。

英國經營專家馬洛從眾多衰敗企業的案例中,歸納出以下8條原因:

1.未能適時采取行動。許多管理者在陷入困境時,大多在等待外在條件的好轉,以致坐失時機。

2.未能警覺財務狀況的變化。管理者認為企業財務狀況總是穩定的,但事實是,市場一變化,企業財務狀況也隨之迅速變動。

3.未能找出真正的病因。企業產品銷量下降,僅從外銷上找出路,卻不去尋找真正的原因。

4.由設計工程師全權負責產品設計。產品設計或改進不能隻交給設計工程師,因為工程上的優勢並不能保證顧客一定會接受該項產品。

5.缺乏適當通路。當傳統的銷售通路已不符合企業的需要時,就要去發掘新的通路。

6.止於至善。環境是動態的,至善境界通常不能維持多久,因此,管理者應不斷地開拓。

7.未能預測未來以及時采取行動。

8.基層不合作。許多問題剛出現,第一線員工經常第一個嗅到征兆氣息。因此,激勵基層人員的士氣,求取他們的合作,永遠是主管人的第一需要。

密切注視市場態勢,善於尋找和創造機會,是許多經營者成功的原則。經營者應當知道:經營是動態的經營,而快速應變是經營者麵對競爭挑戰,為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而快速做出相應變化,這樣才能奪取競爭中的優勢地位,也自然會帶來旺盛的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