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功值得逼求(1 / 1)

有些人對於“追求成功”一事,抱著惡意批評的態度,他們認為富有的人,都是以犧牲他人作為致富的跳板,但是一個人想要成功,就必須付出大多數人不想付出的努力。

一個想要靠錢致富之前,必須先賺到一筆錢,我們看過許多彩券中獎者在獲得意外之財後數年就破產,以及巨額財產的繼承人,沉溺於酒精或賭博的例子。

因成功而致富的價值,在於追求成功的過程中,我們會學到一些經驗和教訓。在這過程中,你會了解隻有當你願意承擔重任,而且願意不斷地付出真實價值的財貨和勞動時,才會獲得成功。

大多數的人,都不願意為明確目標作出奉獻。

假設你提供一筆財富,給那些願意和你一樣忖出的人,他們將願意承擔更大的責任。

那些願意承擔責任的人,會給你帶來莫大的助益,他們會提供你各種幫助,而其中的價值,必定遠超過那些容易滿足者所提供的幫助。

這些人會因為願意為你分憂解勞,而成為你不可缺少的助手,你應該慷慨地給這些人回報,這種願意付出的人會了解到,他們薪水的多寡取決於工作質量。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樣的,薪水的多寡,必須由個人所提供的勞動數量、品質,以及個人的工作心態來決定。

以“保住飯碗”為最高目標的人,隻能靠著固定薪水勉強度日,這種人一直在原地踏步,並且持續做一成不變的工作,這都是因為他們已在自己的內心裏劃地自限的結果。

成功目標絕不是孤立的。人有許多目標,如果各個目標之間是完全分離的,沒有聯係,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最終的成功效果,隻是各目標的簡單相加。古人言:“不謀全局者,不足與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與謀一時。”因此,成功目標,應該是一個目標體係,即人生目標領導下的各個遠、中、近期目標,大目標之下的各類中小目標。各目標之間,還應該有很強的邏輯性,很強的張力。每一個小目標都是人生目標的分解,都是遠大目標的“基因”和縮影,而每一個小目標的變化和調整,都會對整個目標體係產生影響,這樣,各目標產生的就是雪球效應。

惟如此,遠大目標才不致於與繁瑣的日常生活相脫節,生活才真正有了精神寄托。

於是,你會覺得,沒有一份工作或小事情卑微到不值得好好去做。正所謂:沒有小角色,隻有小演員。也許你目前在生活中扮演的還是一個平凡的小角色,但你如果用一個大演員的態度來對待,你就一定會演好稱心如意的“大角色”。

有了成功的目標體係,每一件小事都變得有意義,工作、生活就會因此而充滿樂趣與活力,因為它指給我們的人生目標。

有一個小和尚在一座名寺院擔任撞鍾之職。照他的理解,晨昏各撞一次鍾,簡單重複,誰都能做,鍾聲僅是寺院的作息時間,沒什麼大的意義。半年下來,無聊之極,“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吧。

有一天,住持宣布調他到後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勝任撞鍾之職。

小和尚很不服氣,我撞的鍾難道不準時,不響亮?!

老住持告訴他說:

“你的鍾撞得也很響,但是鍾聲空泛、疲軟,沒意義。因為你心中沒有‘撞鍾’這項看似簡單的工作所代表的深刻意義。鍾聲不僅僅是寺裏作息的準繩,更為重要的是要喚醒沉迷眾生。為此,鍾聲不僅要宏亮,還要圓潤、渾厚、深沉、悠遠。心中元鍾,即是無佛;不虔誠,不敬業,怎能擔當神聖的撞鍾工作呢?”

馬雅可夫斯基說得對:

“工作中,要把每一件小事,都和遠大的固定的目標結合起來。”

成功的人生,就是一個好的目標體係。

當目標完全融入生活時,人生目標的達成就隻剩下時間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