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心的來源(1 / 2)

許多人以為,信心的有無是天生的,不變的。其實並非如此。

一個人真有性格,就會有信心,就會有勇氣。

大音樂家瓦格納遭受同時代人的批評攻擊,但他對自己的作品有信心,終於戰勝世人。

黃熱病流傳許多世紀,死的人不計其數。但是一小隊醫藥人員相信可以征服它,在古巴埋頭研究,終告勝利。

達爾文在一個英國小園中工作四年,有時成功,有時失敗,但他鎮而不舍,因為他自信已經找到線索,結果終得成功。

由此可見,信心的力量驚人,它能改變惡劣的現狀,造成令人難以相信的圓滿結局。充滿信心的人永遠擊不倒,他們是人生的勝利者。

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人們都敏銳地意識到,人類現有的條件與現處的地位急需大大地改進,而且改進的欲求又是無止境的;但,人類又不可能超越宇宙的博大與永恒,也無法擺脫自然法則的製約與懲罰。也許這就是人類自卑的根源。

人的自卑感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即個人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麵不如他人而產生的消極情感。自卑感本身就是個人將自己的能力、品質等評價偏低或過低的一種消極的自我認識。

凡具有自卑感的人,總認為自己事事不如人,自慚形穢,喪失信心與勇氣,悲觀失望,不思進取。這種人的精神生活受到嚴重束縛,聰明才智及創造力也會因此受到影響而無法正常發揮作用。可見自卑是束縛人的創造力的一條繩索,是可惡的禍水。

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往往與外部環境對他的態度與評價緊密相關,但其最終的形成還要受到個人的生理狀況、能力、性格、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及生活經曆等個人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其童年經曆的影響。

世界上,麵麵俱到的優秀人物、強者應與自卑無緣,但問題是,還沒有一個人會在生理、心理、知識。能力乃至生活的各個方麵都是優秀者、強者。從這個角度出發看待人,就會自然而然地發現,天下無人不自卑,隻是自卑的表現形式與程度不同罷了。

史泰龍的父親是一個賭徒,母親是一個酒鬼。父親賭輸了,又打老婆又打他;母親喝醉了也拿他出氣發泄。他在拳**加的家庭暴力中長大,常常是鼻青臉腫,皮開肉綻。因此,他麵相很不美,學習也不好。高中輟學,便在街頭當阿混。

直到他20歲的時候,一件偶然的事刺激了他,使他醒悟反思:“不能,不能這樣做。如果這樣下去,和自己的父母豈不是一樣嗎?不行,我一定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