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批評的藝術(1 / 1)

一位商人不能老是"做好人",有時候你必須責備和懲罰,假若你不這麼做,錯誤的事將接二連三地發生。會當領導的人會讓責備也成為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

1.及時糾正錯誤

巴頓將軍勸告別人,對犯錯誤者應該立即責備,他自己的部下每逢犯錯,他也會立即讓他知道。他曾經這樣說過:"雖然在戰鬥訓練中我不能殺人,但是我會讓那些犯錯的人因我發怒而情願死去!"

巴頓的這個說法和目前最現代化的責備理論不謀而合,這真是件有趣的事。希蘭查和詹森在他們的暢銷書《一分鍾經理人》中建議:"要在錯誤發生後立即加以責備。你要明白指出他們錯在哪裏,用堅定的口氣告訴他們,你覺得他們錯了。"

另外,你應該記住,責備是批評的一種。因此你應像我們在前麵所討論過的,如果你知道犯錯者有不得已的苦衷,那你根本就用不著再責備了。你在私下責備人,對你自己或者是別人都不會形成幹擾。

假如你在盛怒的狀況下,你可告訴對方你在生氣,而且告訴他你為什麼生氣。生氣是可以的,但千萬不要氣得失去控製。失去控製表示你己失去原來責備的目的。

當你要責備人時,你得謹記你想達成的目標。你不是要傷害別人、引起別人反感或是恐懼,而是要別人知道錯誤,謀求改進。

你應和他們握手或是拍拍他們,讓他們知道你並不是和他們處於敵對立場。你應告訴他們你非常器重他們,同時要強調你隻是責備他們這次的行為,而不是他們整個人。讓他們了解責罵過了,一切也就過去了。

2.懲罰意在教導

有時候,員工犯的錯非常嚴重,你必須執行某種形式的懲罰。當你必須用到懲罰時,你不要猶豫,要知道拖得越久,對你和應該受懲罰的人來說,日子就更難過,也越容易使別人誤解你懲罰不公平。

懲罰時,通常要附帶某種形式的糾正行動,假若你懲罰的目的隻是為防止未來,那你應謹記主要的防止未來因素,而不必太過嚴厲。

懲罰的一種重要含義不是隻為了懲罰而懲罰,而是要達到懲罰的目的。

在拉丁文字裏,"懲罰"的意義就是"教導",懲罰的輕重全視領導者想"教導"對方的程度。假若你要團體中的成員尊重他們的領導人並尊重自己,要求他們做事達到最高標準,這是要靠慢慢教導,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你不能平日放鬆,忽然有一天一下就要求嚴格。

華盛頓曾說過:"使人達到適當的服從,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甚至也不是一月一年之功。"華盛頓明白,要培養一個團體的高標準紀律,乃是件極其艱苦的工作,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達成。

但他還未說出另一件事,那就是一個團體的紀律已經敗壞,要想重整會比重新建立難上幾十倍。這就是為什麼有些領導被調職的原因。因為舊領導不能維持團體高度標準的紀律,隻能靠換新領導來扭轉乾坤。隻有新領導也許有希望建立嚴格的紀律,重建這個團體;舊領導通常已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