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交談,最大的問題是不知從何處"下口"。好的談話者常能夠從對方的心中找出容易接納自己的點,從而縮短與對方的距離。他們的常用方法是:
1.善始善終取得信任
取得信任並不一定是讓采訪對象完全信賴訪問者,因為有些采訪注定是在雙方存有"敵意"的情形下進行的。許多批評報道,或觀念對立的采訪,采訪對象不可能信賴訪問者。取得信任對於訪問者來說就是設法使采訪對象信任自己的報道能力,自己作為訪問者的職責和義務。也就是麥克道格爾所言誠懇的態度和人格。
在西方新聞界,將打開訪問局麵比喻為打破堅冰。有一位美國記者一次采訪關於青少年酗酒習慣的問題。他選擇一個初級中學副校長想了解有關情況。他問這個副校長,在他的學校是否也有這類難題。對方吞吞吐吐地回答說:"如果我們有這類問題,我們將自己解決應付它,我們將不在報紙上討論。"采訪對象非常疑慮,不耐煩地告誡記者,不允許使用自己的名字和學校的名字。記者告訴他,青少年酗酒這是社會現象討論,並不影響學校聲譽。如果學校重視這個問題,證明學校對青少年負責任。副校長最後改變了態度,允許記者登報並同記者進行了深入討論。
2.尋找溝通雙方感情的觸發點
所謂溝通雙方感情的觸發點就是指能夠引起感情上的波動、共鳴、興奮、一觸即發的觸點。由於訪問對象的職業、性格、年齡、文化、閱曆不同,各種人同訪問者打交道在感情上都存在一定距離。這種距離的近與遠往往決定談話的深與淺。訪問者采訪是受時間限製的,若要在較短時間內縮短雙方感情上的距離,較好的辦法是選擇一條捷徑,即尋找溝通雙方感情的觸發點。
3.要學會吸引對方和講故事
許多人之間的相互交談是從講故事開始的。講故事一則拉近了與對方的距離,二則使對方有機會向你提問,三則引起了對方與你交談的興趣。當然,講故事時要有好的口才,要注意觀察人物動作,還要注意觀察人的特征,力求把人物個性揭示出來。如一位故事講述者有這樣一段描述:
"......正是八點四十分,雷鳴般的歡呼聲和掌聲告訴人民主席團來了,偉大的列寧也在他們中間。一個矮胖的、有著大而凸出的額頭和寬肩膀的人物。小眼睛、大鼻子、寬而仁慈的口形和沉重的下額,麵孔修得幹幹淨淨,留著過去和將來都很有名的小胡須。穿著破舊的衣服和按身量來說稍長的褲子。他一點不像人民的偶像,而隻是一個普通的受人敬愛的人......一個非凡的人民領袖,一個純靠理智的領袖;他不做作,不向感情讓步,堅定不屈,沒有一些觸目的癖好,但卻有一種用簡單的話語來解釋最深刻的思想和分析具體形勢的本領。"
作者僅用200多字就把一個人民領袖列寧的形象、個性、作風、領袖才幹活靈活現、分寸得當地揭示了出來。作者後邊的幾句評價完全來自對領袖列寧革命活動的觀察,不做深入觀察是無法做出如此深刻、準確、恰如其分的評價的。前邊對列寧特征的觀察也是非常細心的,如同一幅人物畫像。麵部的每一個特點的部位都觀察得十分仔細,刻畫得也十分逼真,讓人看了,一個活生生的列寧形象便立在眼前。
4.學會同各種人打交道
訪問者職業是同人打交道的職業。有經驗的訪問者之所以能同陌生人初次相見就能有話說,說得來,見麵熟,就在於具有同各種人打交道的能力。記者訪問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同陌生人打交道,然而卻要如同老熟人那樣交談,這是訪問的特點也是訪問的難點。世界上大凡成功的訪問者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廣交天下。他們善於了解、善於研究人,因此在采訪中能夠根據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對策。
5.練就堅韌不拔的闖勁
作為一個訪問者,你真的必須得有闖勁。如果你靦腆,那麼就很難打開局麵。同人打交道,在會議結束後追上官員們獲得信息是重要的,但這是很難的。為什麼打開訪問局麵不是輕而易舉的呢?因為訪問是在各種不同場合進行的。受訪者因采訪的因素影響,出於各種考慮他們可能隻回答訪問者的一部分問題,回避另一部分問題。因此,訪問者要打開訪問局麵必須練就堅韌不拔的闖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