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自己已有的設想王永安招收了五百名當地婦女,扯起了養生鞋廠的大旗。這五百名"工人"利用一年中農閑的八個月,在自己家裏進行布鞋加工製作。再設幾名專職的管理人員,負責產品質量的控製和物料的管理,自己則負責總體管理和對外營銷。
王永安最多時可以發動一萬多名鄉親來進行布鞋加工。整個生產進行流水作業,五百名工人各司其職,正常一天可生產一百雙鞋。
安排好生產,王永安便專心致力於銷售通路的建設。他的目標是網絡。
一個美國資深電子商務專家為不適合在網上銷售的商品排了一個名次,鞋子在其中排第四名。但是王永安卻以自己的方式,讓他"全國獨一家"的網上鞋店紅紅火火地經營起來。
最先,王永安隻能依靠電子公告板,到許多國內有影響的不同站點上去發布自己產品的信息。不過幾天時間,他居然賣掉了兩雙布鞋,而且是憑借網上零售方式售出的。這給了王永安莫大的信心。
1998年7月,通過上網了解和查詢,王永安又將已有一點名氣的養生鞋廠掛接到鄭州一個叫"購物天堂"的網站上,網頁的製作與維護都由鄭州方麵負責,一年的服務費用為六百元,王永安隻負責提供資料。客戶在網上看樣、下訂單、簽合同,最後按客戶的要求通過深圳外貿進出口公司,發往指定港口、碼頭交貨,整個網上銷售係統顯得十分的順暢。二十多家國內外代理商通過網絡認識了這個小縣城裏的鞋廠,並開始與其磋商做養生鞋廠的代理事宜。其中從國外發來電子郵件的有好幾家。令王永安永生難忘的是第一筆同外商交易成功的業務,那是在深圳進出口公司的幫助下,七百多雙布鞋銷到了美國洛杉磯。這些在常人看來難登大雅之堂的布鞋,這些出自於中國農民粗糙之手的布鞋,終於走出了國門。在接下來的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裏,王永安通過他的網上鞋店共銷售了約一萬雙左右的布鞋,讓貧困的山裏人真正看到了知識的力量和致富的希望。網上銷售的成功讓王永安激動不已,更讓家裏人改變了對他創業初期的看法。
隨著銷售量的提高,王永安進一步擴大了布鞋品種,加大了對外宣傳力度。1999年2月。王永安申請了自己獨立的國際域名,用英文、中文簡體和繁體三種語言形式在網上發布養生鞋廠的信息,並與國內許多與鞋產品有關的幾十個網站進行了鏈接。其效果十分明顯。在鞋類上,養生廠可以生產老、中、青、少、小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布鞋一百多種。
養生鞋廠的業務量突飛猛進,布鞋產品全部出口國外,包括美國、日本、英國、芬蘭等十多個國家。產品供不應求,生產與銷售已基本走上了正軌。依靠昔日難登大雅之堂的平凡的布鞋,王永安讓全村人均增收達到每年二千元,昔日的貧困山區麵貌得到了徹底的改變。而他的三萬元投資,兩年時間增值到了五十餘萬元。
每個人都會碰到改善自己未來的機會,你留意到了,采取了行動,就會成就自己的事業。其實,發財立家的機會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關鍵在於認識是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