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身無分文,又想發財,那麼謹慎地借錢投資可謂是一個好的辦法。隻要你審時度勢,有足夠的膽識,敢於冒風險,又有切實可行的方案,你就有可能成為家財豐厚的富豪。

從一位清貧的窮律師成為家財億萬的巨富,阿克森就是靠借貸賺錢起家的。

1960年,28歲的阿克森還在紐約自己的律師事務所工作。麵對眾多的大富翁,阿克森不禁對自己清貧的處境感到辛酸。這種日子不能再過下去了,他決定要闖蕩一下。有什麼好辦法呢?左思右想,他終於想到了借貸。

他一大早來到律師事務所,處理完幾件事後,關上大門到鄰街的一家銀行去。找到這家銀行的借貸部經理之後,阿克森聲稱要借一筆錢,修繕律師事務所。在美國,律師因為人頭熟,關係廣,有很高的地位。因此,當他走出銀行大門的時候,他的手中已握著1萬美元的現金支票。

走出這家銀行,阿克森又進入了另一家銀行,在那裏存進了剛剛才拿到手的1萬美元。完成這一切,前後總共不到1小時。

之後,阿克森又走了兩家銀行,重複了剛才的做法。

這兩筆共2萬美元的借款利息,用他的存款利息相抵,大體上也差不多少。幾個月後,阿克森就把存款取了出來,還了債。

這樣一出一進,阿克森便在幾家銀行建立了初步信譽。此後,阿克森便在更多的銀行玩弄這種短期借貸和提前還債的把戲,而且數額越來越大。不到一年光景,阿克森的銀行信用已十分可靠了。憑著他的一紙簽條,就能一次借出10萬美元。

信譽就這樣出來了。有了可靠的信譽,還愁什麼呢?

不久,阿克森又借錢了,他用借來的錢買下了費城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60年代的美國,是充滿機會的好時光,隻要你用心經營,賺錢絲毫不成問題。8年之後,阿克森擁有的資產達1.5億美元。

在現代,任何巨額財富的起源,建立在借貸基礎上的是最快捷的成功方式。就是說,要發大財先借貸。沒有本錢怎樣發大財呢?借貸是行之有效的手段。西方生意經有句名言:隻有傻瓜才拿自己的錢去發財。因此,想無本生財者都應當充分認識這一點,並盡可能每天都考慮怎樣去借錢。當然,借錢就得付利息,但你不要害怕,你利用了別人的資本賺錢,你贏得的部分,可能遠遠超出了你所付的利息。

亞洲餅幹大王拉江·皮萊與其說是餅幹大王,倒不如說是借錢大王更為合適。他的公司1991年營業額達7億美元,但他卻負債累累。1992年,皮萊公司的負債額高達1.15億美元。相比之下,你借的錢又算什麼呢?

不要害怕借錢。隻要你氣魄非凡,滿懷信心,選準切口,經營得法,你就會大有賺頭。皮萊公司雖然借貸額高,但卻不會被債務壓垮。它把借來的錢,集中投資在不會發生衰退的糧食業上。人們總要吃呀!這樣,皮萊就不會有"竹籃打水"的危險。

許多沒有本錢的人,都可以做借貸生意,隻要你的信譽不成問題,隻要你用借來的錢去幹的是有益的事情,總會有人樂意幫助你的。認識到這一點,你的借貸就不會有問題。

記住,依靠借來的錢來賺錢實在是沒有本錢的人謀求發大財的最明智的做法。

在現代經濟活動中,你想辦實業而又身無分文,你想施展經濟才幹而苦於沒有舞台,你想發展自己的企業而經濟力量又不足,如何覓得一條方法或妙計從而找到捷徑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呢?較為切實的途徑是負債經營,借得錢來,組織產品,投資生產,賺回錢來,發展壯大自己的實力。這種經營謀略,人們稱之為借雞生蛋。

在一些人的眼裏,似乎企業借錢負債經營順理成章,而個人借錢去做生意或辦實業,仿佛還不為某些人所接受。掙得起賠不起的怕承擔風險的觀念在一些人的腦海裏還根深蒂固。有道是:"無債一身輕。"更鑒於舊社會那種高利貸逼得許多人背井離鄉、家破人亡的事實,使人們望而卻步。但你要記住:負債經營必須建立在周密的生產經營計劃和有發展前途的產品及勇於開拓、敢於冒險的基礎上。謹慎是必須的,但如果因循守舊、不思進取,那就是封閉落後的小農經濟思想。這種觀念不更新,永遠不能發展壯大。借錢,關鍵是你用借來的錢幹什麼用,隻要是組織發展生產,不是用於消費,就不怕。隻要產品適銷對路,生意興隆,這種錢就值得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