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大結局(1 / 3)

轉眼間,秋季悄悄接近了尾聲。

大宋農民們終於收割完了所有糧食作物,今年是個豐收年,如果不是現在大宋南北對立,大家心裏一定會很高興的。

正因為南北對立,百姓們哪怕是收獲了豐收的糧食,心裏也多有有些擔心。

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說的便是在這個道理。

真定府國公府,趙穀穿戴一新,招待了所有前來的將領和官員,少侵,他讓人抬進來一塊地圖,一塊大宋全境地圖。

看著地圖,趙穀道:“諸位,趙光義手中有兵無糧,之所以一直不動手,不過是想等到秋收後而已,我憐惜百姓,不想因為戰亂影響百姓豐收,故而一直按兵不動。如今百姓已然秋收,值此兵強馬壯之時,我有意兵發開封,砍下趙光義的頭顱,破開來看看裏頭到底是些什麼東西,諸位以為如何?”

“我們早就等的不耐煩了。”

“早日兵發開封,今年還可以安心過年呢!”

“……”

萬世見底下將士眾誌成城,當即下令道:“好,那我等便兵發開封,一路推過去,今年春節,我陪諸君在開封城不醉不歸!”

“謝國公爺!”

當下,遼國騎兵先行,張茂帶著剩餘所有宋軍並新招收的士兵共二十萬,緊隨其後,兩路大軍前後呼應,直奔開封城。

同一時間,柴郡的大軍也開始進攻川峽路。

西夏境內,夏薇冰的十萬大軍和李繼遷的六萬大軍也枕戈待旦,在李淡然五萬大軍的監視下,開始向著大宋西北邊境進發。

三日後,各地的戰報便送到了開封城,將龍椅上的趙光義驚得坐立難安。

整整五十萬大軍,分六路進犯大宋,趙光義一時愁的不知該如何是好,既擔心兵力不足,更擔心無良將統帥。

曹彬、潘美、呼延讚等老將倒是威風八麵,可他們都是以前的後周嫡係,趙光義怕他們臨陣倒戈,也就是楊延昭、楊烈這兩個人還能擔當大用,可楊延昭和趙穀也算認識,曾經一同北伐,趙光義對他也不是很放心。

就在趙光義時到今日依舊在猜忌臣子時,又有六個州府的奏報傳來,說是這六個州府的附近七個州府,皆舉起了反抗朝廷的大旗,聲援趙穀。

很顯然,這是趙普的嫡係開始露出爪牙了。

又有官員前來奏報,民間各大州府的文壇、文林中,不斷有士子在宣傳趙光義的種種惡行,導致民間對朝廷的向心力越來越差,已有不少曾經被彌德超害死的陣亡將士的家屬,開始聚集成群,圍堵地方官府了。

一連聽到這許多消息,趙光義頭疼的要死,太醫連忙上前整治,弄了好半天後,他才稍稍回轉過來。

“涿州商行的那些逃犯呢?這些人可是有十多萬,潛伏在各地,危害不小啊!”

慕宮出來答道:“這些人這些時日,也沒有消停過,不斷在聯絡各個地方的富商,許以各種利益,讓不少富商都投入了他們的陣營,此次朝廷征收兩稅和商稅,連過去的三分之一都沒有征到,便是這些人在其中攪擾了。”

“反了反了,都反了!”趙光義不斷揉著腦袋,嘴裏喃喃出聲。

“皇上,眼下還是抵擋趙穀的大軍為重,其他各方都是受他要求進軍的,一旦挫敗了他,或許還有回轉之機。”慕宮再次開口。

“隻能這樣了。”趙光義抬起頭,在楊延昭和楊烈之間看了又看,最終道:“著楊烈為蕩魔大元帥,加封武國公,帶兵三十萬,阻擊趙穀大軍。”

“是。”楊烈領命而去,自始至終,麵無表情。

不少文官則是聽的大為搖頭,當初趙光義和趙穀之所以會鬧矛盾,不就是因為趙光義獎賞不明,忌憚趙穀嗎?現在倒好了,當初被他攥了又攥,不舍得封給趙穀的國公之位,限製如此輕易就被他送人了。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

然而,事情的進展卻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就在楊烈帶領三十萬大軍前去阻擊趙穀後,兩軍甚至根本沒來得及交鋒,趙穀隻是和楊烈交談了一番後,楊烈立刻帶著三十萬大軍投奔了趙穀。

刹那之間,大宋朝廷損失了三十萬大軍,趙穀一方則憑空得了三十萬大軍,兵力增長到了八十萬。

趙光義得知這一消息後,氣的吐血三升,火速讓人去查,這才得知,原來在王小波造反之時,楊烈之所以能夠抗擊王小波大軍,屢立戰功,其中皆是因為受了趙穀的幫助和指點。

得知此事,趙光義氣的推翻了龍案,火速下令抓捕和楊烈一起剿匪的陸一平,卻被得知,陸一平早就提前退走了,他家中已是人去樓空。

又十日,西夏三路大軍已然占領大宋三路,柴郡也已拿下川峽二路,趙穀更是勢若破竹,即將抵達開封府。

在占領這些地方時,六路大軍幾乎都沒有遭到抵抗,當地軍隊也好、官員也罷,幾乎是望風而逃,完全不敢正麵對戰。

這讓本指望拖一段時間的趙光義十分惱火,眼見大勢已去,不日就要被人兵臨城下,趙光義便是一陣癲狂,一連殺了好幾個讓他遷都的官員,這才肯罷休。

卻說這日夜晚,趙靈兒眼見趙光義食欲不振,瘋瘋癲癲,便向他進言,何不把那小周後叫來玩弄一番,改善一下心情?

趙光義一聽小周後的名字,立刻來了興趣,全然不顧眼下已是火燒眉毛之勢,直接讓人抓來了小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