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趙穀帶著幾個屬下、柴郡、夏薇冰、李繼遷等人,直接來到了紫宸殿,在這裏,慕宮等官員早已等候多時。
眾人見麵,個中苦楚隻有自己知道,趙穀反正是覺得有些尷尬的,畢竟就為了他和趙光義的矛盾,就搞出這麼大的陣仗,貌似傷害最多的就是這些官員了。
好在他已經盡量將士兵傷亡和損失降到最低了,不然他晚上的內疚的睡不下覺了。
“如今的情況,總得拿出個章程吧?”沉默許久後,自真定府回來後就不曾在發表意見的呂蒙正,第一個站出來說道。
眾大臣的目光在趙穀和柴郡身上掃過,皆明白了呂蒙正的意思。
如今趙光義已死,皇帝總得有人來當吧,而目前最適合當皇帝的就是這兩位了,現在就看他們二人的意思了。
“大舅子,你怎麼看?”趙穀自然也聽出了呂蒙正的意思,便將目光投向了柴郡。
“別開玩笑了,我的兵力不如你,影響不如你,本事不如你,拿什麼跟你爭,你自己看著辦吧,隻要別忘了當初在川峽路時的約定就行。”柴郡理所當然的說道。
“好。”
趙穀點了點頭,也不含糊,直接走上前,站在了龍椅旁:“諸位,我這個人不喜歡扭捏作態,今日我便直接表態了,趙光義已死,皇帝總得有人做,如今我的勢力最大,本事嘛……勉強還可以,為了防止諸侯割據,攪亂民生,我打算自己來做這個皇帝,諸位以為如何?”
趙穀話音一落,和他一起造反的人自然十分高興,齊聲叫好,一些大宋文官則沉默了,不說好,也不說不好。
趙穀微微一笑,對一眾屬下中的一人道:“爹,你出來和大家見個麵吧。”
趙匡陽便走了出來,眾人一見他,皆是吃驚不已。
原來,趙匡陽和趙匡胤、趙光義、趙光美三人皆是堂兄弟,也就是一個爺爺的孫子,長相自然有些接近,一些老臣子一看他的相貌,立刻猜到了他或許是趙匡胤的什麼親戚。
趙穀也是前不久才知道這個消息的,當時還讓他驚訝了片刻,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和趙光義的關係竟然如此近,都還沒出五福。
當下,趙穀道:“我知道你們有些人在擔心什麼,擔心我不是正統皇族對吧?現在你們看到我爹,該想通了吧?其實我爹和太祖是堂兄弟,換言之,我爹和我都是正統的皇族。”
“而且當年遼景宗之所以會突然死亡,全是因為我爹行刺了他,大宋才有這幾十年的好日子可過,於國於民而言,他是大英雄。”
“現在,我來接替皇位,還有人不同意嗎?”
慕宮等大宋官員彼此對視一眼,這才開始漸漸衝趙穀行禮,已是接受了他。
“好,傳令禮部,明日舉行登基儀式,昭告天下。”
第二日,登基儀式順利進行,趙穀身穿黃袍,正式登基為帝,四海臣服,萬邦來朝。
隨後,他下達了一係列旨意。
“自今日起,改大宋為周宋,尊後周太祖郭威為周宋太祖,尊後周世宗柴榮為周宋太宗,宋太祖趙匡胤為周宋仁宗,趙光義為周宋陰宗。”
“周宋不分家,即日起統一國號和年號,後周立國之日為周宋一年,依次往後,廢棄常規讓人經常混淆的年號,日後縱然周宋覆滅,後代也不得篡改年號,朕要讓周宋年號成為公元,曆經千年萬年。”
“自今日起,廢除原先所有勳位、官位,重新分封。雲南王柴榮改為周王,為四大一字並肩王之一。”
“夏薇冰為夏王,為四大一字並肩王之一。”
“耶律隆緒為遼王,為四大一字並肩王之一。”
“真定國王為定王,為四大一字並肩王之一。”
“趙普為宋國公,為八大國公之一。”
“呂蒙正為文國公,為八大國公之一。”
“呂端為忠國公,為八大國公之一。”
“李淡然為智國公……。”
“郝空白為勇國公……。”
“二狗子本無名無姓,今辭姓‘義’,名為義天,為義國公”
“李符為明侯,為十六國候之一。”
“潘閬為青候……。”
“朝中自此分為六院十八部,分別為中書院,掌管天下行政;檢察院,監督天下;法院,審核所有不法之事;……農業部,掌管天下農業……”
“軍中分為四院三十六軍,分別為統帥院,掌管天下兵馬,下達軍令;參謀院,參議謀劃所有戰事,評估戰事,提供軍令建議;軍法院,處理所有軍中違法事宜;後勤院,掌管兵馬糧草一應調度。”
“十八軍為兵馬十五軍,每軍四萬人。另外三軍為監察軍,歸軍法院統帥;後勤運輸軍,歸後勤院統帥;法軍,歸軍法院統帥。”
“……。”
“天下河流眾多,湖泊密布,又以長江黃河最甚,可於三五年內,拓展河道,發展河運,並於沿河沿江建造大型居住城市,一點帶線,一線帶麵,輻射四方,十年後,但凡大型江河湖泊,皆仿長江黃河之發展,直到輻射周宋。”
“……。”
“廢棄原科舉製度,改為考核十八門,皆以實際用途為主要參考,需讓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