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示巴商人當時已經會利用紅海的季風之便遠洋航行了。他們在每年2~8月海風吹向印度洋和遠東時,便加大對這個地區的貿易運輸量。等到8月以後海風回吹時,他們又溯紅海而上與以色列和埃及交往。這個季風的秘密長期未被泄露,直至公元1世紀時才被希臘人發現。示巴的陸路貿易也很發達,駱駝商隊活躍在阿拉伯半島和西亞的廣闊地帶上。
過去傳說馬裏卜建有一個規模巨大的蓄水壩,水壩都用大石塊鋪砌,石塊之間密接無縫,顯示了示巴人民高超的建築和工藝水平。這座水壩維持供水達12個世紀之久,公元543年,因年久失修而塌陷。人們還在馬裏卜郊外沙丘上發現了一處設計奇巧的建築物廢墟,考古學家們證實它是公元前4世紀所建的“月神廟”。當地人把它稱為“比基爾斯後宮”,而比基爾斯是他們對示巴女王的稱呼。
示巴古跡的發掘,已透射出這個文明古國的奇光異彩。但失落的示巴文化這個曆史之謎,還遠未全部揭開。
神秘的大西國
大西國是一個美麗的傳說——美麗富饒,科技發達。然而它究竟在哪裏,又為何突然消失了呢?它是否真的存在過呢?這是考古學家一直在探究的謎題。
傳說12000年以前,在大西洋中曾存在過一個神秘的大陸,名叫亞特蘭蒂斯大陸,或曰大西洲,麵積有2000多萬平方公裏。這裏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在大西洲上,有一個曆史悠久、具有高度發達文明的神奇古國——亞特蘭蒂斯王國,即大西國。大西國經濟繁榮,科學發達,人們通曉天文學、數學、水利灌溉以及冶金術,過著富裕歡樂的生活。那裏是遠古時代的“人間天堂”和“樂園”。
後來,大西國的社會開始腐化了,邪惡代替了聖潔,貪財愛富、好逸惡勞、窮奢極欲代替了天生的美德,最後甚至對外發動侵略戰爭。這觸怒了海神,上天決意要狠狠懲罰背叛大西國傳統信仰的人。不久,災難終於來臨,在一次特大的地震和洪水中,整個大西國僅在一日一夜中沉淪海底,消失於滾滾的波濤之中。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曾在他的兩篇對話錄(《泰密阿斯》和《克利斯提阿》)中,比較詳細地記載了關於亞特蘭蒂斯的傳說。亞特蘭蒂斯一直是全世界曆代許多學者普遍關注和高度重視的一大文明遺址。神秘的大西國究竟存不存在,為何消失,位於何處等等一係列問題便成了人們頗為關心的事情。
用現代地質學的觀點來看,地球上滄海桑田的變化是不足為奇的。偌大的陸地可以被海洋吞噬,茫茫大洋中也會升起一塊新陸地。氣候變遷、冰川融化、海麵上升,以及諸如火山、地震等地質災變,都可能造成像大西國那樣的厄運。令人費解的是,那失落了的大西國文明竟出現在12000年以前,這在人類曆史上正值舊石器時代晚期。難道地球上還存在過比古埃及、古印度等已知古文明更早的史前文明嗎?
在古代和中世紀,有不少富有興趣而又勇於探險的考古學家便進行過嚐試,以期找到柏拉圖描繪的那片富於詩意的綠洲。有的學者認為大西國位於現在的直布羅陀海峽以西的大西洋中,具體地點在亞速爾群島和加那利群島一帶。加那利群島上的關西人語言是非洲柏培拉語係,而柏培拉語言就是傳說中的大西國語言。
在1909年,弗洛斯特教授提出,柏拉圖描述過的亞特蘭蒂斯可能是克裏特島上延續至公元前1400年左右的米諾斯文明。米諾斯文明與亞特蘭蒂斯文明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克裏特島並沒有因為一場浩劫而陸沉。1939年,希臘考古學家馬裏納托斯試圖解釋這一疑點:公元前1470年發生了一次火山爆發,毀滅了克裏特島西北、愛琴海中的基西拉島的一部分,這場大災難也可能毀滅了米諾斯文明。火山首先噴出大量灰塵,然後大爆發,繼而發生海嘯和地震。近年來,由於考古學家在桑托林火山遺址發現了大量米諾斯人的文物,這樣馬裏納托斯的說法獲得了更多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