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世界上,白人的分布範圍非常廣泛,歐洲、北美、西亞、北印度、北非等地都有白種人的蹤跡。白種人是流動力最強的種族。由於不斷流動,人們很難確定白種人的來源。關於白種人的起源地,目前有三種說法:一種意見認為,生活在尼安德特河穀的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是歐洲白種人的祖先;第二種認為尼安德特人並非白人的祖先,是西亞或非洲人入侵了他們的居住區域,消滅了土著居民,成為了現代白人;第三種意見是綜合說,即認為歐洲的白種人是由當地的尼人和外來人群混雜而成的。由於尼人的某些特征,如高聳的鼻子,與今天的歐洲人相似,另一方麵又有一些化石證據表明歐洲鄰近地區現代人形成的年代遠早於歐洲,他們後來遷入歐洲,雖有可能有時與當地的尼人發生衝突,但結果總是互相混雜,產生了現存於歐洲的人群。總之,白種人的起源地目前還存在很多爭議。
當然,也有科學家認為黑人白人起源於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有可能是亞洲,因為在18—36萬年前,他們都具有相似的遺傳基因。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布朗博士通過解析人體細胞中的線粒體這個小器官的遺傳基因的研究,認為不管黑人、白人還是黃色人種,如果追溯到18萬年到36萬年前,可以發現是同一個祖先。“線粒體”是細胞內的“能源供給工廠”,具有獨自的小遺傳基因。布朗博士從13名白人、4名黃種人、4名黑人共21人的細胞裏取出線粒體基因,用18種酶切碎,把基因組成型作比較。結果,每種型的片斷的組成要素出現了和每個人種非常相似的型。因此認為“人種間的差別是由於在漫長的歲月發生突然變異而造成的”。計算數據認為遺傳基因是共同的時期,如果認為18萬年到36萬年前具有共同的線粒體基因,是合乎邏輯的。因此他認為各色人種可能起源於一個地方,人種間的差別是後來突變而形成的。
白人、黑人起源何處?就目前科學發展水平而言,還無法給出確切的結論。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膚色之謎會逐漸被解開。
複活節島上的最早居民是誰
複活節島的神秘不僅僅在於它有許多來源不明的巨大石像,它更神秘的地方在於:島上最早的居民是誰?他們又是如何發現複活節島的?
複活節島位於南太平洋上的智利西海岸,長久以來它隻是一個鮮為人知的荒涼小島。1722年4月,由荷蘭探險家雅各布·羅格文率領的三艘戰艦發現了這個小島,由於這一天是複活節,所以他們把這個小島命名為複活節島。以後陸陸續續有不少考古學家、曆史學家、地理學家、探險家登上小島。
複活節島以神秘的巨像名聞遐邇。麵積僅117平方公裏的小島四周卻密布著600多尊巨石雕像。這些巨人石像最重的可達90噸,高9.8米,就連最普通的也有二三十噸重。更加令人驚異的是,這些巨大石像還大都頂著巨大的紅石帽子。一頂紅石帽,小的也有20噸,大的重達四五十噸。此外,在島上還發現了一種奇特的“文字”。這種文字實際是用石器或魚齒刻鑿在木板上的一些奇形怪狀的符號,類似古代的象形文字。這些文字至今沒能被人破譯。神秘的巨像、古怪的文字引起人們探索島上居民淵源的強烈欲望。島上最早的居民究竟是從哪裏來的呢?
據第一個到達島上的羅格文回憶錄寫道:當時的島民有的皮膚為褐色,就顏色的深淺而言與西班牙相似,但也有皮膚較深的人,而另一些完全是白皮膚,也有皮膚帶紅色的人。隻有數百口人,卻分為多種膚色,這更加讓人不可思議。至今,這些不同膚色的人還生活在島上。
最早登陸複活節島的一些探險家、航海家當時見到島上的居民有不少是頭戴紅帽的白皮膚人,因此就推斷島上居民為來自西方的白人,甚至設想是古代埃及人和腓尼基人把西方文明帶到了島上。依據是島上遺留下的高大石像和將屍體埋在巨石建築物中的做法,以及發現的那些象形文字,與古埃及文化有類同之處。可是眾所周知,古埃及人和腓尼基人的主要航海活動範圍是在地中海,即使有人駛出直布羅陀海峽,也從沒有進入太平洋水域,所以他們不可能登上複活節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