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閨閣女兒要好好上課(1 / 2)

這如今天寒地凍的,連大郎都是一早起來做了些挑水,挑茅坑漚肥的事情後,就回到茅草屋內烤火。可大哥兒卻不同,他先是在四溝這兩道大山上跑上幾圈兒,然後再拿那石頭練準頭,爭取百步能打中,然後能砸坑,最後能把樹砸出個洞。當然他離目標還很遠。最後是把四溝靠北邊兒的那道崗上的巨石抱起來舉一舉,練練力氣。

每日都不間斷,回來的時候都是渾身冒熱氣的。

地裏該挖的菜都挖了,事情少了不少,王氏就和著老王氏一起在家做新衫子。全家可是有十多口人呢,新衫子做起來辛苦的很。

阿爹扯了三塊料子,祖母的那塊是暗紅,若是再繡上花肯定漂亮。娘親還有丫頭們的是一塊鵝黃的料子,至於阿爹還有哥兒們則是玄藍。雖說都不是好料子,可在祖母們的巧手下,做出來的衣裳可真是漂亮。餘下的一些邊角料還讓娘親拿漿糊糊了做鞋底。

這臘月才過了一半,所有人的眼睛都盯著老王氏和王氏那兒了。這可是做新衣!要是能趕在正月前穿上就好了。

今年過年的吃食就多上不少,且不說那磨的豆腐,那外頭凍住的豬肉。阿爹打的野味,掛在屋簷上的凍得晶瑩的魚。還有茅草屋裏堆的高高的白菘,脆脆的白蘿卜。

娘親還摘了好多好多的韭菜,說是要包餃子吃。阿爹還打了壺藏起來不讓人看見的酒。

不過大家最高興的還是娘親說的要做酥糖的事情,由於去年吃了太久的番薯,所以番薯角沒人願意吃。炸了的米泡弄成的麻哥兒不夠甜。雖然張大哥家買的麻糖最好吃,可是祖母說過,別人的東西最好吃也不能欠!

於是這號稱最好吃的酥糖就給寄予了大家的厚望。

小麥粉加麥芽糖,還有被丫丫強烈要求的加進去的落花生。王氏在炒的時候周圍圍了一圈兒的人,壓根兒就不用擔心風吹火煙的問題,都圍得密不透風了。

王氏原打算是就第一鍋加上花生的,畢竟加花生這個做法她並沒有見過。也不知道結果如何,家裏的孩子多,第一鍋定是會被吃完的,也不擔心浪費糧食。

張鴻朗手裏拎著小袋麻糖到隔壁的王家去,這麻糖的味道好,可是也貴。王家定是不會買的,可王家的孩子教的特別守規矩,他就是趁著帶大家玩兒的時候分給他們,也沒有人要。

大哥和他說幹脆送過去一些。於是他就過來了,老遠就聞到一股香味,走到王家門口一看,一個人也沒有。他知道磚屋裏祖母肯定是在的。但是也不敢過去打擾,王祖母那可是相當的嚴厲。

順著香味繞過茅屋,好家夥所有的人都在,圍著那個隻搭了個架子擋風的火灶邊兒。

“王武,你們在做什麼呢?”王武是大哥兒的名字,全家的娃也就他有大名,畢竟他已經有十五歲了。

大哥兒從人群裏擠出來,嘴裏還在吃著手裏卻是拿了一捧白色的片狀物走了過來。

“張鴻朗,你的腿可真長,這家裏才做點兒好吃的,你就來了,來嚐嚐”

張鴻朗好奇的拿了一塊,還有些燙。放進嘴裏,非常的香甜,裏麵還有花生,味道特別的好。

“大哥兒,說什麼呢,鴻朗啊,放開肚皮吃,吃完了再裝些回去”王氏的聲音從人群最裏了麵穿了出來。聽到王氏的聲音,張鴻朗顧不上自己嘴裏還有吃的。大聲應道

“誒!”把王氏逗的笑出聲來,大哥兒站在一邊也笑嗬嗬的。

張鴻朗正吃著,就看到那個長的不像是梨州人的丫丫抱著個小碗從火灶那邊出來。她的皮膚比自己頭回見到的還要白,像是瑩白的珍珠一般。隻是依舊是不胖瘦瘦小小的。這時候頭上一根鵝黃色的發帶繞過頭頂後麵還是編者個小辮子。身上穿著的也是洗的白灰的長褂兒,一直到腳膝,蹬著雙小靴子。再加上腰間的係著腰帶,愣是把這個圓滾滾的可愛年紀弄出了幾分甜美來。

這會兒黑葡萄似的眼睛沒瞅自己一眼,小跑的去一旁的磚屋。到了門口居然還敲門,等裏麵的人應了這才進去,弄的張鴻朗是好笑又讚歎,這麼小的孩子嗬。

丫丫可不願意理這個張二哥,就是他上回還想攛掇大哥去參軍呢!幸好自己及時發現,可沒過多久大哥和他關係又好的如膠似漆的,天天都一起出去幹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