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留謹瑄坐在石凳上,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夏末秋初的時候蔬菜都慢慢的結籽了起來。家裏的人多,吃起菜來厲害,最最重要的是冬日裏能吃的菜極少。王氏挖下了不少的冬瓜,方瓜到時候熟了就搬去地窖裏存到年關的時候吃。
這兩種瓜都不用搭架子,王氏是圍著自家的後院種的,種了整整一圈兒。瓜藤爬上了院牆讓整個後院這時候隱藏在那些茂密的枝葉裏都是滾圓滾圓的大瓜!
一大早的,屋子裏的孩子大部分都沒醒,四哥兒卻是背著的是一簍子的藿葉,用大鍋煮了穀糠皮和藿葉滿滿的一大鍋給豬吃。剛剛從地裏除了草回來的大郎口渴了來後院舀水喝,見四哥兒提著這麼大桶的豬食,上前去幫忙。
四哥兒看著阿爹在提食桶,自個兒就坐在院子裏的凳子上歇著,無聊的看看地麵。就記起他一直想找機會和阿爹說的要在後院鋪上石板路的說法。
“阿爹,後院裏鋪上石板路吧”
大郎把桶裏的豬食“嘩”的倒進豬圈裏,回頭問道
“石板路?做甚?”
“阿爹,丫丫六丫還有三姐她們穿的衣衫裙子都長及地,在院子裏行走總愛帶上灰”四哥兒指了指地麵說道。“頭回說祖母和娘親也做了正裝,也是要及地的,後院的土麵塵土太多”
大郎看了眼地麵,自己平日裏都是穿的草鞋在泥裏來水裏去的,並沒有覺著有甚不變。若是穿上秀兒給自己做的黑緞麵納底鞋,確實是沾灰沾的厲害。
便點點頭
“也是,我明日去采石場裏去說一說,也不用多少銀錢”
四哥兒這才笑嗬嗬的,總算是把這件事給說了。丫丫的屋子裏是鋪了竹排子的,牆上也豎了竹排子擋灰。整個屋子都是綠意濃濃的比掛了錦布還好看。丫丫還央求自己給她做一個竹製的屏風哩,他要去砍竹子去……
漸漸的豬哼哼的,安巧起了,推了門去洗漱下後淘米做飯。王氏從外麵把洗好的衣衫拿到後院裏晾,順帶把雞都放了出來,於是咯咯聲也響起了。
被這麼些熱熱鬧鬧的聲音一喊,丫丫捂住被子很想多睡一會兒,奈何入不了夢了。隻能慢吞吞的爬起來,穿衣,洗漱,梳妝……
才一出門,早等在院子裏仰頭四十五度仰望魚肚白天空的謹瑄立馬就過來顯擺了。
“七妹妹,你瞧我這身兒怎麼樣?”
對於此刻迫切改型的表哥,丫丫表示壓力很大。這人兒的衣衫難道比自己全家還多,一日一身就不說了,還洗好各種華麗的。比方說現在
棗紅鏤金暗繡織錦褙子,玉織紗式長袍,腰間再別上寶藍束腰,大紅的穗子係著塊羊脂白玉玦。頭上依舊是祖母綠的抹額,愈發襯的唇紅齒白奶油小生一枚。
“比以往好,你這個隻四件吧,比以往少了好幾件哩”丫丫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下,點點頭。
“七妹妹,這是我的最低標準四件,不過我以後盡量就四件了”謹瑄咧開嘴得意的笑了,突然一拍腦袋又跑了出去,過了一會兒才捧個長方形的匣子進來了。
見了丫丫後,原本的一臉喜色頓了頓,然後換上了三十度仰望丫丫頭頂,神情驕傲的開口
“七妹妹,這個,這個給你,你那衣衫都素的跟粗布差不多了,我都不好意思說你是我的表妹”說著又就把匣子往丫丫手上一扔,雙手背後,仰頭三十度看天的出門去了。
“送禮物給我還這麼別扭!”丫丫看看手裏的盒子,癟癟嘴,不過還是挺高興的,收禮物誰不喜歡。
然後就在石桌上打開,頓時就怔住了。流光溢彩,這是怎麼織出來的布料?怎麼有這麼絢麗的色彩?最重要的是它還很素雅,是藍紫暈染出來的一般感覺。
“這塊布不錯,可以用作正裝,就是日後也可用作小褂”老王氏見到兩個孩子在院子裏的石桌上坐著,便過去看一看,見到這塊布點點頭。謹瑄雖說有些女氣了點兒,可在選這些東西的時候就顯的極為眼到。之前的那對玉鐲子就配上丫丫玉白的肌膚很不不錯。
“祖母金安”丫丫連忙站起來給老王氏行禮。
老王氏點點頭,把布料收了又吩咐丫丫去廚房幫安巧的忙。
好不容易有了假期,丫丫自是抓緊機會鼓搗自己的東西。首先去二姐夫那裏搜刮那些調味料,然後挑出其中能吃的部分用磨子碾磨成粉用作炒菜的時候用。還有偷偷的把娘親泡磨豆腐的豆子的水換掉,用上這些鹵料煮過的水。
這是王氏給安巧成親備下的菜色之一,兩板新磨的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