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1 / 2)

第十九章

二、 汽車的主要性能指標

汽車的主要性能包括動力性、燃油經濟性、製動性、操縱穩定性、行駛平順性、排放汙染及噪聲。

1. 汽車的動力性

從獲得盡可能高的平均行駛速度的觀點出發,汽車的動力性可用以下三個指標來評定:

(1) 汽車的最高車速

汽車的最高車速是指在平直良好的路麵上(水泥混凝土路麵和瀝青混凝土路麵)所能達到的最高行駛速度。

(2) 汽車的加速能力

汽車的加速能力是指汽車在行駛中迅速增加行駛速度的能力。汽車的加速能力常用汽車的原地起步加速性和超車加速性來評價。

① 原地起步加速性是指汽車由停車狀態起步後以最大的加速度加速,並恰當地選擇最有利的換擋時機,逐步換至最高擋後達到某一預定的距離或車速所需的時間。一般常用0~400m所需的時間來表示;也可用0~100km/h所需的時間來表示。

② 超車加速性是指汽車用最高擋或次高擋由某一預定車速(該擋最低穩定車速或30km/h)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時間。這段時間愈短,說明超車加速能力愈強,從而可以減少超車過程中的並行時間,有利於保障安全。

(3) 汽車的爬坡能力

汽車的爬坡能力是指汽車滿載時在良好的路麵上以最低前進擋所能爬行的最大坡度。

2. 汽車的燃油經濟性

汽車在一定的使用條件下,以最小的燃油消耗量完成單位運輸工作的能力稱為汽車的燃油經濟性。汽車的燃油經濟性常用一定運行工況下汽車行駛100km的燃油消耗量或一定燃油量能使汽車行駛的裏程來衡量。燃油經濟性指標的單位為L/100km。

對於不同載質量的汽車在相同的運行條件下完成單位運輸工作量的燃油經濟性的評價,則常用完成單位貨物周轉量的平均燃油消耗量來衡量,其單位為L/(100t·km)。

3. 汽車的製動性

汽車的製動性能直接關係著汽車的行車安全,主要由製動距離、製動穩定性要求和製動協調時間三個方麵來評價。

(1) 製動距離 

指機動車在規定的初速度下急踩製動時,從腳接觸製動踏板(或手觸動製動手柄)時起至機動車停住時止,機動車駛過的距離。製動距離與行車安全有直接關係,而且最直觀,因此交通管理部門通常按製動距離製定安全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