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1 / 3)

第八十九章

一、 二手車銷售定價應考慮的因素

1. 成本因素

企業在二手車的銷售定價時,成本是首先必須考慮的基本因素。二手車的銷售價格如果不能補償成本,企業的經營活動就難以維持。二手車銷售定價時應考慮收購車輛的總成本費用,總成本費用是由固定成本費用和變動成本費用之和構成。

(1) 固定成本費用

固定成本費用是指在既定的經營目標內,不隨收購車輛的變化而變動的成本費用。如分攤在這一經營項目的固定資產的折舊、管理人員的工資等項支出。

(2) 固定成本費用攤銷率

固定成本費用攤銷率是指單位收購價值所包含的固定成本費用,即固定成本費用與收購車輛總價值之比。如某企業根據經營目標,預計某年度收購100萬元的車輛價值,分攤固定成本費用1萬元,則單位固定成本費用攤銷率為1%。如花費4萬元收購一輛桑塔納,則應該將400元計入固定成本費用。

(3) 變動成本費用

變動成本費用指收購車輛隨收購價格和其他費用而相應變動的費用。主要包括車輛實體的價格、運輸費、公路養路費、保險費、日常維護費、維修費、資金占用的利息等。

由上麵成本分析可知,一輛二手車收購的總成本費用是這輛車應分攤的固定成本費用與變動成本費用之和,用數學式表達為: 二手車的總成本費用=收購價格×固定成本費用攤銷率+變動成本費用2. 供求關係

在市場經濟體係下,供求狀態也是製定銷售價格時所依據的基本因素之一。二手車的銷售定價,一方麵必須補償所耗的成本費用並保證一定利潤的獲得;另一方麵也必須適應市場對該產品的供求變化,能夠被購買者接受。否則,二手車的銷售價格,便陷於一廂情願的境地而難以出手。二手車的銷售同其他商品一樣同樣遵守供求價格規律。

(1) 需求與價格規律

所謂需求,是指在一定價格條件下,消費者對商品和勞務具有貨幣支付能力的需要。經濟學上的“需求”和“需要”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需要”指消費者購買商品的願望和欲望,而“需求”不僅要求消費者具有主觀願望,而且還必須有購買力。這樣,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就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消費者想購買的數量,消費者有支付能力的需要量,一定時期、一定地點的需求量。

從某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看來,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價格上升,需求量就會減少;價格下降,需求量就會增加。需求量與價格呈反比例關係變化。這通常被稱為需求—價格規律。

(2) 供給與價格規律

所謂供給,是指在一定時期,一定價格條件下,經營者願意並可能出售的商品數量。關於供給量,應理解為: 它是經營者願意向消費者提供的商品數量,而不是實際銷量;它是能夠提供銷售的數量,即是一種有效供應量;它是一定價格條件下的供給量;它隻是反映一定時期的供給量。

從某商品供給量與價格看來,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價格上升,刺激供應量增加;價格下降,供應量就減少。價格與供應量呈正比例變化。這就是供給—價格規律。

(3) 供求與均衡價格

上麵講的供給規律和需求規律隻側重了一個方麵,而沒有綜合考慮供求兩個方麵。實際上,在競爭市場上,供求同時決定價格的形成。假定其他條件不變,供不應求會導致價格上升,供過於求導致價格下降。或者說,價格上升,導致供給增加、需求減少;價格下降,導致供給減少,需求增加。價格變化使供求呈反向運動,運動的結果,使市場趨於均衡點。這時,供給量等於需求量,供給價格等於需求價格。因此,均衡價格是市場上某種商品供給量和需求量相等時的價格,也是需求價格和供給價格相一致時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