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徹接過那封在他抽屜裏的辭職信的時候,才徹底明白他那句“算了”的意思。
“交人事部吧,打電話告訴她,那邊沒問題就回來交接。”
張徹懵了懵,放棄了?
白墨跟食品公司又做了確認,所有環節都沒有問題,才去訂機票。
最近回海城的機票,隻有後天的還算合適。
可到了第二天T市就開始下雨。
她窩在酒店的沙發上看著窗外淅淅瀝瀝的雨,發呆。
看了眼手機的上的天氣預報,她愣了愣,這周都有雨。
如果有雨的話,那剛開始製作晾曬的柿餅怎麼辦?
她蹙著眉,隨即又覺得這件事情已經不在自己的工作範圍內了。
又過了一天,公司裏的車子送她到機場。
雨勢還挺大的,還好航班沒有因為惡劣的天氣而取消。
她在候機,短信一條一條的進來,是在分公司共事不久的同事,希望她一路平安。
她很是感動,半晌後,她給沈落打了一通電話:“我今天不回去了,你不要去機場接我了。”
韓國跟日本的訂單都是大單,如果持續多雨,第一批要翻曬的柿餅勢必要發黴,今年T市的天氣尤其幹旱,柿子的口感不錯,可產量卻比往年減產不少,本來確定好的存貨足以應付訂單的,她怕出問題,合同是她說沒問題簽的,如果真的有了什麼意外,她也希望自己跟他們一塊承擔。
連續十天T市秋季幾十年不遇的陰雨連綿,第一批半成品的的柿餅已然發黴。
五十歲的林總愁容滿麵,她擔心的事情果然發生了。
“林總,這件事情,我想,我能處理。”
林總雖然對這個年紀輕輕的小秘書頗為讚賞,他都沒辦法的事情,她不認為她一個小姑娘能辦得到。
“林總,如果我們無法按時發貨,巨額的違約金足夠能讓這家公司一蹶不振的,現在沒有好的辦法,那就死馬當活馬醫吧。”
她回來的十天裏,跟車間的工人聊天,柿餅製作的工人一大部分都是當地五十多歲的大姨,告訴她T市有一個縣,四麵環山,幾乎家家戶戶都製作柿餅。
其實,就算是天氣再不好,損失慘重,也會保留住一些。
白墨帶人進了山,有些農戶有多年製作柿餅經驗,隻因銷售渠道有限,滿山的柿子大部分都浪費了,如今有了渠道,他們確保質量,還簽了合同。
當地的山裏,山西,甚至廣西,隻要產柿餅的地方她都去了。
在發貨之前,整整多出了十噸的柿餅,燃眉之急是解決了,林總看著那整整的十噸庫存,皺眉,“白秘書……這二十萬斤,不是要壓在倉庫裏吧?”
“這不快過年了麼,我把這二十萬斤帶回海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