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療傷(一)(1 / 2)

這幾日王承善和王承仁不再耽誤時間,專心致誌的將心思全部放在了回春訣的審法中,他們隻有一月的時間了,若是審法未修煉到家,耽誤了阮先生的性命,那二人一輩子都會過意不去。

“‘心猶鏡也。道無精粗,人之所見有精粗。’我覺得我們沒有理解這句總綱,因此進展才會這麼慢。”王承善瞧著自己寫的這一句冥思苦想,始終摸不著頭腦,有些東西明明可以感覺到,就是抓不住。

兩人這幾日向啟晨和了凡告了個假,每日就在道心處研究這審法。可惜道心從未研究過這種深奧法門,而且佛法與之相悖,隻有讓兩人自行琢磨。

“聖人心如明鏡,常人心如昏鏡。”王道雄嚴肅的走進小屋,道心睜開眼睛微微笑著點了點頭,又閉上了。兩個孩子一喜,他們早該想到,回春訣哪裏都能變化,唯獨審法是不會變的,怎麼沒早些想到爺爺。兩人齊齊站起拜見,隻聽王道雄道:“這一個月,便由老朽將這審法精髓傳與你們,不過切記,若是與你們習練的回春訣有不同之處,馬上說出來,我們就打住。”神情鄭重,聽的孩子們心中一凜,點頭稱是。

不再廢話,王道雄直接坐在桌前,開始就兩人的疑惑講解起來:“剛才你們談及心猶鏡也,後一句便是以鏡照物,照出萬物明細。若在照字上用功,鏡子還是昏暗的,什麼都看不到,所以先要在鏡上用功,將鏡子磨亮,再去在照上用功,尋好位置,方向,就可以看清楚萬物的條理了。

再說道無精粗,道本就在哪裏,你看的粗便是粗道,你看的精細,便是精道。一間房,一眼看去也就是一間房,住的久了,能了解裏麵的柱壁,再久些,能看清柱上的文藻。然而房子還是那間房,未曾改變。”

見兩人若有所思,王道雄繼續道:“這審法涉及格物較多,你要去明萬物,就必須見萬物,見的多了,便知道如何去看萬物,最後就能看清它們的內容。”

這樣一說,兩人恍然大悟,這種道理清清楚楚的埋在審法的字裏行間,然而兩人終究差個人指點,挖不出來。王承仁耍起孩子氣:“爺爺你不早說,早說我們就明白了。”

王道雄微微一笑:“早說的話,它們仍然是它們,你們仍然是你們。若不是時間不夠,我是一輩子都不會說這些的。回春訣,乃至世間一切法訣便是如此,你不去思索,永遠不是你的,送到你麵前也不是你的。”

王承善想了一會,恭恭敬敬的拜道:“多謝爺爺指點,我有個打算,不知道成不成。”

看王道雄點點頭,王承善說道:“我們這一個月來,就每日用內力觀察先生體內情況,如此才能慢慢了解情況。”

王道雄哈哈大笑,道心也笑著點點頭。隻見王道雄大步走出門,大聲道:“審法,入門矣。”

過後的幾日,兩人就一直窩在阮侍宗身邊,不停的用內力探查他體內經脈回轉,血液流動。這等法子實在是極消耗內力,因此最初一人最多隻能將內力輸進去幾個呼吸,效率極低。但是他們認定了的事,硬著頭皮也要走下去。到後來兩人能堅持一盞茶時間,一刻鍾時間,半個時辰......終於在兩周後,兩人每人能堅持一個時辰,這樣一人運功,一人休息,一天已能堅持下來了。

經過這種鍛煉,不僅他們內力有長足的進步,審法更是突飛猛進,舉一反三,人體內各種構造,各種脈絡已經清晰的展現在他們眼前。再看別的東西,小草也有了經絡,樹葉有了血管,石頭中有了微小的縫隙,房子下麵有很深的根基,等等等等,好像一個新世界在他們眼前打開。就此時來說,兩人治先生已有八成把握了,但是仍覺得不夠,還在一點點摸索著想多些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