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滅門(1 / 2)

十五年前,蒼中妖炎部慘遭滅郡橫禍,郡守嫡係一脈皆被梟首肢解,其宗親九族,戍城官軍,全郡百姓,以及恰巧在妖炎郡路過,或經商,或辦差事,或遊至此地者,無一生還。

一時間,蒼中宛如人間地獄,屍橫城野,血流成河。說來也是蹊蹺,發生這捅破天的慘案,鄰郡守軍卻不曾派一人前來探查,整個蒼中仿佛與世隔絕了一般。是日,大雨磅礴,衝刷兩天兩夜,然而血氣凝而不化,聚而不散。到第三日正午,大雨漸停,天空放晴,但滿城血跡不但沒有衝掉,反而聚集在郡守的府邸周遭湧動,伴著陰風陣陣,嘯聲厲厲。

霎時間,風驟停,嘯頓歇,這人間煉獄仿佛凍住了一般,萬籟俱寂。數息之後,忽然自郡守府傳來斷斷續續的“咚咚…咚咚…”聲,像心髒在跳動。不多時,這響聲清晰急促起來,漸漸像雨點一樣密集,像戰鼓一樣轟鳴,一方天地的斷壁殘垣受到這影響,原本殘破不堪的郡城忽地劇烈震顫,壁石爆碎,磚瓦橫飛,仿佛有一隻手攪動了這片空間,那順流在郡守府周遭鮮血碎肉如被牽引著朝郡守府飛去。府邸上空熾光大作,倏地猛一收縮,一城化為齏粉,接著一震,日前巍巍然的妖炎郡頓時泯然於天地間,城池原址空留一片焦土。

鄰郡於妖炎郡事出十三日後方才發現,一麵斥人查探原委,一麵擬緊急文書飛奏銀月王,並令驛使星夜趕路,不得遲誤。

當文書送至王都時,朝野震動,銀月王不願相信他的矛就這樣憑空消失,點滴音訊都沒留下。沉默半晌,隨即頒下三道聖諭,一諭妖炎宇天降人傑,王佐之臣,開疆有功,賜諡忠武。二諭修妖炎祠,取妖炎郡焦土三千至祠中拜祭。三諭傾舉國之力徹查妖炎郡消弭一事。三昭諭下,臣民議論紛紛,都說妖炎宇生為帝國之矛,為帝國開疆擴土功高蓋世,侍奉銀月王忠心耿耿,天地可鑒,“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忠武諡號當之無愧。

盡管銀月帝國出了這麼大的事,影響惡劣至極,但人心並未渙散,雖偶有流言,但於銀月王的鐵桶江山而言也是無關痛癢。銀月帝國尚武,如今的清平世界都是王上率臣民用血肉之軀打下來的,其間死傷無數,顛沛流離數不勝數。

淅淅瀝瀝下起了雨,又吹起了風,飛鳥銜籽,日出日落,眨眼已過去三年。三年久查無果,百姓風言尤盛,每每談及都不住相顧歎息。帝國之矛妖炎一族神秘失蹤,帝國威懾力降了不下三成,銀月王憂心如焚,

但時間是治傷的良藥,一晃眼又是三年過去,距妖炎郡憑空消失已有六年零一個月。妖炎郡舊址如今鬱鬱蔥蔥,看上去生機勃勃,但這生氣底下藏著怎麼也揮散不去的死氣。銀月王並未敕令重建新城,人已去,空有城而無人能坐鎮之,不如不建。原妖炎郡封地東西割給翕玄甲和拓跋二位疆主。翕玄甲乃東疆之主,奉銀月王命鎮守東疆,得妖炎郡東部封地,物資調配更加便宜,禦敵之力也大大加強。拓跋部乃氏族,奉銀月王之命鎮守西疆,西疆與並不怎麼友好的鄰國嵐山交壤,拓跋得封地後朝東北王庭所在方向揖拜,誓必出死力戍衛帝國疆土,寸壤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