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故鄉的蛙鳴(1 / 1)

從每一個,思念故鄉的夢中,走過。留下一縷激情湧動、熱汗淋漓的驚魂。別人的噩夢,在冷汗中醒來,而我的噩夢的熱汗,會在意識清醒以後,慢慢地隨著逐漸平靜的心,變冷。然而,在無數個,夢境的間隙裏,也有讓我,如聽上一曲清遠的牧笛之後的舒心,即是對故鄉的回憶中,那深深淺淺、洶湧澎湃的蛙鳴,這是一個讓我無法,也不想妄為地拋棄的童音。

走過,小村邊蒼翠的竹林,一個人,夾雜在板栗花香裏,一路小跑,越過山間的田埂,恣意地毫無理由地踐踏,路邊不知名的小花兒,還有挑水人,力不從心時從桶裏濺出,灑在人間的泥濘。下一個坎,在幽深的溝邊,是一口經年不停、悠悠流動的古井。

第一次,朦朧地聽得的蛙聲,是尾隨母親,來挑水的不曾記住的晨昏,坐在石井旁,驚恐而有興致地問,母親告訴我,那是青蛙的叫聲。從此,不管是清晨還是向晚,還是黃昏,也許是月朗星稀的夏夜,古井旁邊,人們的記憶裏,不知不覺間,多了一個聽蛙的人。

故鄉的蛙聲是一首春風沉醉的小夜曲,永遠表達著人生的歡樂。在豐收的金秋九月,它是人們心中,挺起胸膛拉家常時,秋高氣爽的來自天外的歌。這歡樂,是老父親缺了門牙、眯著眼睛,醉向夕陽時的樂嗬嗬;是母親頂著大包頭、係著花圍腰,走親戚的好借口;是俏姑娘回頭笑時,淺淺的酒窩;是俊小夥在牽牛飲水時,脫口而出的高亢的山歌。

故鄉的蛙聲是一支安魂曲,讓無依的煩躁的心情。找到撐托。雖然憤怒得像頭看見了紅布的公牛,但回味起蛙鳴,就會像蛙一樣,在深秋來臨的時候。平心靜氣地,找一處自己喜歡的居所,飽飽地大吃一頓,美美地一覺睡到第二年春姑娘的催促。

故鄉的蛙聲是一碗清香的茶,沉鬱的心事,在哀歎中,被淳樸的香鬱,沁入肺腑,神清氣爽,不再受塵世的庸俗,硬纏得不休,讓不順心的事,在惶恐中遠走。

故鄉的蛙聲是一瓶淡淡的農夫山泉,忙裏偷閑時,陪著朋友滿山地走,累了渴了的時候整一口,賞心悅目地領略天高雲淡的巍峨與磅礴。

故鄉的蛙聲是一針無副作用的興奮劑,在疲憊不堪的時候,想想兒時井邊的蛙鳴,比一杯清酒還提神。

“子在川上曰”的終告,讓我的,燃燒著的,青春的豪情,不曾,在逆境中破滅。不敢,輕易的,回過頭來,稍稍審視著,曾走過的曆程,苦苦的,追尋著的,年輕的腳印下,漸漸地淡弱的,是一個人埋頭奮爭的苦悶。

而想起故鄉的蛙鳴,又讓流浪著的注定漂泊的心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