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鐵拳砸開“柏林之鎖”(1 / 2)

蘇軍鐵拳砸開“柏林之鎖”

1945年4月15日,柏林。

夜幕漸漸降臨,天黑了下來,天空中群星閃爍。如果是在別的時期,德國首都的居民們都會走上街頭,公園和廣場草地上也都要擠滿了人。可是現在柏林市民卻不得不小心翼翼,早早地躲進地下鐵道的車站和防空洞中。

柏林在等待著同盟國空軍的轟炸。可是大家都很驚奇,這一夜警笛一聲沒響,始終保持沉默。人們漸漸放鬆了緊張的情緒,不少人開始返回住所。近來柏林已很少有這樣的安靜之夜了。

淩晨4時,柏林突然震動了一下,像受到地震一般。接著從遠處傳來巨大的響聲。幾分鍾後,驚慌失措的人們再次衝出家門,他們以為柏林又遭到空襲了。

4時20分,一份電報從東方前線的一個師部發回柏林防衛司令部:

我們遭受到殘酷的炮火,與各團部斷絕了聯絡,我們麵前發現了莫名其妙的強光,像幾十萬支蠟燭,也許是新式武器,也許是化學武器……

這是蘇聯紅軍從奧得河、尼斯河一線對柏林發起全線總攻了。刹那間,2萬多門各種口徑的火炮齊聲怒吼,成千上萬枚炮彈疾風驟雨般地向德軍陣地傾瀉,爆炸聲驚天動地。正是這陣陣炮聲驚動了柏林市民。在紅軍炮火的密集轟擊下,德軍的堅固工事被摧毀,坦克掩體被高高地

拋向空中,掩蔽部被夷為平地。

那麼,電報中說的強光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那並不是什麼新式武器,也不是什麼化學武器,而是白蘇聯第一方麵軍進攻時使用的140部防空探照燈。

這是朱可夫元帥搞的“疑兵之計”。

在以往的作戰中,蘇聯紅軍一般都是白天發起進攻,對此德軍早已習以為常。

而這一次,在籌劃柏林戰役時,朱可夫突發奇想,打算從夜間發起進攻,這樣可以大大出乎德軍的意料,打德軍一個措手不及。但這樣做也有一個難題,就是夜間進攻,坦克和步兵不易發現目標。後來,有人提出使用強功率探照燈為坦克和步兵照明的辦法,這個辦法受到朱可夫的批準。正如朱可夫預料的那樣,紅軍於淩晨4時發起進攻後,完全出乎德軍的意料,大多數德軍官兵還在夢中即命喪黃泉。強光照亮了蘇軍坦克和步兵衝擊的目標,在強大的航空兵和炮兵火力支援下,數以萬計的紅軍步兵和幾千輛坦克潮水般地衝向德軍陣地。

天漸漸亮了起來,德軍這才像是從睡夢中醒過來,開始拚命抵抗。白蘇聯第一方麵軍的一線攻擊部隊前進受阻。特別是在澤洛高地,德軍的防禦極其頑強,紅軍幾次衝鋒都被擋了回來。

澤洛高地位於柏林的正東方,是進攻柏林的必經之地。這裏山高坡陡,地勢險要,猶如一麵厚牆擋住了白蘇聯第一方麵軍的前進道路。它的後麵即是一片高原,因此一旦攻下澤洛高地,紅軍就可以直接衝到柏林城下。正是看到這一點,德軍把澤洛高地當成防禦柏林的最後一道關口,不僅調集重兵把守,而且構築了大量堅固碉堡工事。

希特勒的宣傳機構則把它吹噓成“柏林之鎖”、“無法攻克的堡壘”。德國人的功夫沒有白下,盡管紅軍不惜一切代價,坦克和步兵輪番發起衝擊,但直至中午,澤洛高地的防禦仍然是完整的,紅軍未能前進一步。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形勢也越來越緊迫。在南麵,科涅夫的烏克蘭第一方麵軍已順利渡過尼斯河,向德軍的縱深發展進攻。迫不得已,朱可夫命近衛第一坦克集團軍和近衛第二坦克集團軍立即投入戰鬥,攻擊澤洛高地。

近衛第一坦克集團軍和近衛第二坦克集團軍是白蘇聯第一方麵軍中攻擊能力最強的。關於兩個集團軍的使用問題,最高統帥部曾指示朱可夫將它們用於北線對柏林實施迂回。

但朱可夫沒有按著最高統帥部的要求去做,在製訂作戰計劃時,隻留一個坦克集團軍從北麵對柏林實施迂回,而讓另一個坦克集團軍從南麵迂回柏林。按原定計劃,兩個坦克集團軍要等第一梯隊步兵集團軍突破德軍第一線防禦,打開突破口之後再投入戰鬥。但眼下的形勢是第一梯隊集團軍沒有在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