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和意大利的地中海角逐
一生扮演跳梁小醜角色的意大利法西斯頭子墨索裏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一直跟在希特勒後麵撿食殘羹剩湯。
這個野心勃勃而又無力鬥勇的小醜生平最渴望的,就是在地中海地區重建一個比古羅馬更為顯赫的帝國。他還大言不慚地將地中海稱為“我們的海”。
眼見德國軍隊勢如破竹,幾個月內就席卷歐洲,心急的墨索裏尼再也按捺不住了。
1940年6月10日,這個泥瓦匠出身的意大利法西斯頭子向有礙於他實現野心的兩塊絆腳石——英、法——正式宣戰了。但是意大利最高統帥部根本就沒有來得及製訂完整的戰略和戰役計劃,地中海上的防守戰略更是無從談起。
由於沒有完整的戰略計劃,戰爭之初,意軍就忽略了兩個能夠改善意大利戰略態勢的要地——突尼斯和馬耳他。
如果占領突尼斯港口和機場,意海空軍就能利用突尼斯基地和對麵的西西裏島基地,嚴密封鎖突尼斯海峽,切斷英國在地中海的交通線。而且突尼斯港口和海岸線可以作為意陸軍的補給基地,安全而又經濟。
馬耳他位於地中海中心,是英國艦船的一個中途停靠戰,也是意大利中央陣地上唯一一塊英國領地。但是這裏最初隻有4架作戰飛機駐防,防守力量相對薄弱。
對於這個理應成為第一個進攻目標的重要戰略基地,意軍除進行了一些小規模的空襲外,對其沒有采取任何行之有效的行動。
戰略計劃的不完備和行動上的盲目,注定了地中海戰爭中意大利軍隊的慘敗。
深謀遠慮的丘吉爾首相深知地中海戰略地位的重要,在他看來,確保地中海交通線的暢通,是英國海軍肩負的僅次於保衛英倫三島的戰略任務。這裏有他使用了近150年的基地馬耳他,有一支實力過硬的地中海艦隊,還有不少盟國。對於英國人來說,控製了地中海,就意味著擁有了得天獨厚的戰略優勢。
早在1940年5月中旬,英4艘戰列艦和“鷹號”航空母艦就已悄然抵達地中海,同時地中海艦隊司令部也由馬耳他基地遷往埃及亞曆山大港,進入臨戰狀態。
1940年6月22日,法國政府向希特勒投降,英國在地中海的地位受到嚴重威脅。
6月27日,丘吉爾果斷簽署命令,地中海艦隊受命用武力摧毀了法國米爾斯克比爾艦隊,並迫使亞曆山大港艦隊鑿沉全部船隻,不戰而亡。
11月25日,意軍在占領了東非肯尼亞的部分地區和英屬索馬裏全境,西進至蘇丹邊境和北非埃及的西迪巴臘尼後,便開始從一年半前占領的阿爾巴尼亞向希臘進攻。至1941年年初,意軍仍被英勇的希臘軍隊逼得寸步難進。
希臘對於維護英國海上交通線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又是英國的盟國,因此,從1941年3月4日開始,英國便不斷從埃及運送兵員和裝備到希臘,實施援助希臘的“光澤”行動。
英國地中海艦隊自然更是肩負重任。由於當時英國地中海艦隊的主要基地正在由馬耳他島向亞曆山大港轉移,英國的運輸船隊往返如梭,海上一派繁忙。這無疑會給意軍提供難得的出海機會,從而導致一場海上實力的大廝殺。
領導英地中海艦隊的是在英國海軍中被尊稱為“偉大的領導”的海軍上將安德魯·坎寧安爵士。他一麵堅守馬耳他島,一麵做好各方麵戰略準備,意欲尋機痛殲意軍。
但他深知意軍艦隊實力雄厚,必須有強硬的作戰艦隊與之抗衡。因此,在他的建議下,地中海艦隊在現有的一艘現代化航空母艦基礎上,另外加進了新型裝甲航空母艦“卓越號”,新改裝的防空巡洋艦“加爾各答號”、“考文垂號”和經過現代化改裝的旗艦“勇士號”。艦隊的實力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質量上,都大大增強。
繼1940年11月1日英軍在克裏特島登陸之後,11月11日,英國又出動海空軍成功夜襲了意大利南方的海軍基地塔蘭托,使意軍3艘戰列艦和兩艘巡洋艦遭受重創。
這種狀況使地中海英意雙方的兵力對比變得對英國更為有利。
1941年元月初,“卓越號”遭到德國轟炸機的重創,從而使英國失去了地中海唯一一艘裝甲航空母艦。但很快另一艘新型裝甲航空母艦“無畏號”從大西洋繞道非洲南端,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
英國方麵至此已是萬事俱備,隻要決戰時刻一到,地中海艦隊就將全麵出動,奔赴生死攸關的馬塔潘角大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