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條件】(1 / 2)

兵甲武經來源於四魌界,而四魌界又是一個不屬於四境的域外世界,其距離苦境不可估測,但卻可由特殊通道進行往來,然而掌握通道入口的人,隻能是四魌界各界的統治者。

這部武經的創作者是一名連贏十一屆四魌武冠的傳奇——雅狄王,傳聞他在許多年前不知是何原因下落不明。隨後這十一部雅狄王的武功秘籍《兵甲武經》便莫名的流傳在各境界之中,而兵甲武經的名稱,則是源自於老子《道德經》的第三十九章,全文摘錄如下:“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一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穀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取其中十一字後,即成為兵甲武經的名稱。

《獨日武典》,全名《滅神逆天獨日武典》。最早取得這本武經的人,是一名叫做獨日老人的人,而整本獨日武典的武功都是來自《兵甲武經》十一卷中的【靈字卷】。獨日老人為了獨占靈字卷,將獨日武典上麵的武功用一特殊的文字記載。在他死後,這套武功因故散失。直到多年前,傳聞如今的聖帝無意中取得殘卷,解讀了上麵部分文字,獨日武典才重新麵世,成為三儀共通武學。然而因為隻是殘卷,所以最高不過隻能練到第七層,這樣已是極為難得,更讓聖帝成為眼下集境武功數一數二的人物。

當年獨日老人無法領悟【靈字卷】真正的奧秘,卻由上至下,依循其理創出獨日武典的其他部分。其實獨日武典最精華的部分是第九層那三招,最原始記載在靈字卷上麵的武功。

也就是說,獨日武典不過是一部山寨的靈字卷,這已經成功地奠定了其在集境中至高武功的地位。

“這麼看來,集境自有的武功,難道不過如此而已?”毫不客氣一點兒麵子不留地吐槽著,渡流雲壓根不管燁世兵權是否會變了臉色,畢竟以他現在的武功想要勝過自己那是做夢,就算是整個破軍府傾巢而出,也未必能給她造成什麼影響,不可否認,當她收回了一部分屬於她自己的掛後,也更加堅定了她不想在苦境搞事情的心理,很多事情不能夠推動的太大,那會給未來會造成一些未知的影響,但在其他境界瞎搞,就不在她的考慮範圍之內。

“閣下所言,卻是有些過了。莫非吾集境武功,盡不入閣下眼中。”

盡管對渡流雲將獨日武典的來曆講述的如此清晰感到內心掀起驚天動地的波瀾,但燁世兵權麵上依然是不動生色,多少年的隱忍讓他早就曆練出了一副山崩地裂而不改形色的能耐,怕是縱然集境毀於他麵前,都沒有辦法讓他麵部有所變化。而渡流雲最後那一句,也確實有些刺耳,他隻是善於掩飾自己的情緒,卻不代表沒有屬於自己的脾氣,尤其是對方已經完全不將集境放在眼裏,無意之中便睥睨了全集境的態度。

渡流雲露出了一個抱歉的笑,但也沒有為自己的態度辯解什麼:“也許吧,如果因此而讓軍督感到不快,我也隻能說一聲抱歉。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軍督當真願意屈居聖帝之下,就算隻是想坐收漁利,但以軍督人中之龍姿態,卻要麵對聖帝的咄咄逼人,未免有些屈才了。”

見多了苦境的先天隱世高手,集境的武功真的不夠看,就更不用說她曾經跟在戰神身邊,經曆過各種堪稱滅世級別的大戰。這種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心境,絕對不是刻意而為。

“閣下話意,字字誅心,可是在挑動破軍府與紫微宮之間的嫌隙。”見她如此幹脆便言抱歉,燁世兵權有些微楞,但也隻是一瞬之間,旋即便轉了話鋒:“依閣下所言,靈字卷,並不能足以成為閣下與破軍府交易籌碼。”

盡管他在心底已經對這個條件為之意動,但作為一個合格的掌權者,他決不能就此答應,若不能將利益最大化,他寧可不做這筆交易。她找上破軍府而不是找天機院,這證明在她的判斷中,破軍府要有著比天機院更為優渥的合作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