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不好意思,我先輸入一些片斷.因為全書大結局還沒寫.

天下第二戰武林終劫之戰

*

第一章,群雄會滎陽

陝北十三家揮師中原,河南七十二營鬧古城;

第二章,鳳陽斷龍脈

張李爭雄內訌起,洪孫獻俘高迎祥;

第三章,潼關第一戰

戰神萬刃穿心拳,夢俠天翻地覆掌;

第四章,血洗洛陽城

惡龍烈焰金剛指,狂刀獨臂無形刀;

第五章,水淹開封城

水漂蓮花紅娘子,仁義天下信公子;

第六章,襄陽稱帝戰

陸無指千擊萬覆手,開臚斧天下第一殺

第七章,西安奪城戰

罪己詔不如安民榜,萬言書不敵求賢令

第八章,北京無敵戰

劉宗敏奪陳圓圓,吳三桂聯多爾袞

第九章,山海關亡命戰

千鷹滅佛掌鷹翔九天,八卦連環箭萬箭穿心前奏曲

曆史的車輪一轉眼間就到了明末,又到了富人極盡奢華,窮人無路可走的狀況,這也就意味著天下大亂已經不可避免。在此之前,人們將秦末、隋末、唐末、元末稱為四大浩劫。人為了生存,拚命去廝殺,在殺人當中瘋狂,在殺人當中失去理智。而這一次明末,除了官方記載一億多人口,還有一億多皇室、官宦家庭、大富商為逃稅而隱匿人口和藏於偏僻山林無法統計的人口一億,這從漠北到南海,從西域到關東女真縱橫八萬裏,總計兩億多人瘋狂的圈入了這一場廝殺當中,窮人為活命而拚命殺人,富人為保財而拚命殺人,皇臣為保權而拚命殺人,群雄為奪色而拚命殺人,硬是將二億多人圈入廝殺,老年人因而壽命減,新生嬰兒劇減,幾千萬人在戰亂和饑餓當中而死亡,殘酷超過秦末、隋末、唐末、元末四大浩劫。《武林秘史》記載為明末浩劫。

除了秦末、隋末、唐末、元末四大洗劫及明末之外,春秋;戰國;西漢七王之戰;宦官外戚權力爭奪戰;綠林赤眉之戰;黃巾義戰;三國群英戰;晉八王之亂;南北朝對戰;安史之亂;五胡入中原之戰;十國混戰;宋遼金夏掠奪戰;成吉思汗稱霸天下戰。戰爭、死亡、饑餓、恐怖籠罩了一切,為了戰勝這一切,人人因而習武,因為戰爭的最大一個特點就是“武”!一切憑武力說話,憑武力征服。

明末大亂一觸即發!

*

《武林秘史》記載:每一次浩劫、爭霸戰、義戰、以戰止戰當中,首當其衝的都是武林,構成武林的是人,練武的人。

人練武無非有二,一是為了榮華富貴;二是為了東方正義。

說白一點,一部分人為的就是錢權色,為了奢侈糜爛、聲色犬馬的生活;另一部分則是為了人間正理。

但是在利與義的衝突當中,在人的內心當中,往往是利戰了上風,義一敗塗地,但是物極必反,當利到了最盛的時候,義會在一瞬間發起絕地反擊!

*

讓人想不到的是,明末這一場浩劫居然是武林一場終劫之戰,經此重大一役,武林正惡兩派均傷亡慘重,從此再也沒有發生如此大規模的武林較量,也再沒有在同一個時代出那麼多武林絕頂高手。加上火器從葡國、荷國傳入,長短火銃和紅夷大炮成了戰爭的主宰,然後步槍,機槍,兵船------開始為人們所使用,人們放棄苦心修習武功這一苦行僧式的習“武”,而是用迅捷的槍炮開始稱雄爭霸。

從明末武林終劫之戰後,剩下的隻是零星的,個別的,一兩個人為了情愛而進行所謂尖峰對決,他們因為沒有見過真正的武林對決,而自認為自己是天下第一,卻不知根本是在坐井觀天。不過幸好《武林秘史》紀錄了武林從黃帝炎帝之戰起源,武林誕生,專諸、聶政、要離、荊柯,這幾個是相信神兵力器的人,不懂得內功修為,這一派人稱為神兵利器派,這一派人相信堅銳的兵器與突然的出擊求得一擊而中。孫武,吳起,白起,蒙恬這一些內功大家相比,懂得馭眾的內功心法,這一派人稱為內功派,他們開始修習《黃帝內經》,以內功修為武功招式和兵器來作為攻擊手段。由於內功修煉需要時間長,於是產生了門派,就是由於個人修煉內功比對手弱,於是上百人,上千人集體修煉,以眾對寡,以多勝少,這就造成了中國人集體習武之內,武林門派從此誕生,武林紛爭規模由個人與個人之間變成門派對門派,家族對家族,甚至是國家對國家。及至張良用荊友在博浪刺殺秦始皇的時候,荊友是內功心法加神兵利器,用的是當年魏國信陵君門下朱亥的大鐵錘,練的是趙國平原君門客無名氏的內功心法。人就是這樣一代勝之一代,戰國時期武林十大高手的武功都已經超過了黃帝本身,也超過了夏商以來的高手,甚至夏商代任何一位當世第一高手,也排不入戰國的前一百位,同時習武的人比起以往來說也是百倍千倍萬倍於古代。

到了胡二世的時候,終於是發生了武林史上第一次巔峰決戰。會聚在陳勝吳廣周文的窮派曇花一現。窮派的來曆因為都是窮人家對武術悟性高的人會聚在一起,窮派有一個弱點,那就是不識字,內功心法全部依靠代代相傳,所以內功修得慢,單調,同時缺少神兵利器。富派原名鹹陽派,隻因與窮派相對應,所以稱為富派,這一些人全是秦王朝當年征服六國,看重武國,以國家的形式培養出來的武林高手,他們占有了當時整個春秋戰國以來的所有神兵利器,又有竹筒文字來教導他們練習內功,又有圖畫來教他們操縱各種神兵利器和使用北鬥七星陣等相應的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