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像是專門對卡內基說的,他仿佛受到了神的啟示,決定立即開始編織他的第一張網。
而事實上,上帝也真的給他送來了一根線,紐約公共圖書館的比林斯博士來找他。他一下子拿出了525萬元來為紐約市建造68座小型圖書館。後來又為布魯克林區建造了20座。
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卡內基的父親是在丹弗姆林成立第一家公共圖書館的5個工人之一,他們將自己的書聚攏起來,便於貧窮的鄰居們閱讀。
卡內基追隨他的做法,在他的家鄉捐建了一座圖書館。這是他的首次捐贈,當時他的母親還為之奠基。
後來,卡內基在美國第一個家所在的阿勒格尼城捐建了一座圖書館和一個禮堂。哈裏森總統友善地從華盛頓請他來到這裏,並且參加這兩座建築的開放慶典。
沒過多久,匹茲堡想要建一座圖書館,卡內基答應了。
就這樣,卡內基後來還捐建了一係列的建築:博物館、美術館、技術學院和為青年女子開設的瑪格麗特·莫裏森學院。這組建築於1895年11月5日投入使用。
在匹茲堡,卡內基為之一共投入了2400多萬元,他認為自己的財富都是在匹茲堡獲得的,自己隻是回饋了社會一小部分而已。
卡內基的第二筆大額捐款,是在1902年1月28日,他用1000萬元來設立華盛頓卡內基協會。
卡內基與羅斯福總統商議,如有可能,請國務卿約翰·海擔任協會基金的主席,而海先生也已經同意了。
羅斯福總統強烈支持這一基金,1904年3月28日通過的一項法案也與之相合:“為了鼓勵以最為開放和自由的態度來對待調查、研究和發現,將知識運用於人類的進步,將支持和協助任何科學,文學藝術機構的調查,以及與政府、大學、科研機構和個人之間的合作。”
設立英雄基金
卡內基的第三筆巨額捐助是建立了“英雄基金”,這是他全心關注的一件事情。
匹茲堡附近的一個煤礦發生了重大事故,而這個煤礦的前任主管泰勒先生,雖然已經在其他行業任職,但還是乘車趕到了事發現場,希望能對解決危機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他結集了一批誌願者,帶著他們下到礦井,拯救困在下麵的工人。那天有人為了拯救他人而犧牲了,這讓卡內基很有感觸。
有位朋友寄給卡內基一首詩,他在事故發生後的那天上午又將它讀了一遍,然後毅然決定建立一個英雄基金。
在和平時代有人說:“當戰場歸於沉寂、戰鼓不再敲響,大地上便不再會有英雄的事跡傳揚。”
不要輕易地說出英雄這稱號吧,
高舉的勝利之手曾將多少屍骨埋葬。
婦女蒼白而顫抖的麵龐,
麵對男人的恥辱,岩石般堅強。
幼兒悄悄流淚,
隻為了,不讓母親心傷。
和平時代的英雄,
是法律的衛士,讓世界為他鼓掌。
為千萬人的生命,犧牲自己又何妨。
因此,卡內基設立這500萬元的基金,其目的是為了獎勵英雄,或是為了用作對英雄的家屬的撫恤金。那些為了拯救別人而犧牲了自己的人,因為幫助他人而變得貧窮的人和他們的家人都在捐助的範圍之內。
這一基金自1904年4月15日建立以來,便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取得了決定性的成功。卡內基對此項目有一種父親般的關愛,因為這是他一手創辦起來的,也沒有誰給過他建議。
在卡內基之前,還沒有人想到過這一建議。為此卡內基對此基金情有獨鍾。
隨後,卡內基又將它的範圍擴展到了他的老家,大不列顛將基金的總部設在丹弗姆林——由卡內基丹弗姆林信托公司對其加以管理,並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適當的時刻,卡內基還將他們引入了法國、德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挪威、瑞典、瑞士和丹麥。
至於其在德國的工作,卡內基收到了一封大衛·簡·希爾的來信,他是美國駐柏林的大使。下麵是部分內容:
我寫這封信的目的主要是想告訴你,德皇對於德國英雄基金會的工作有多麼高興。
他對這項工作非常熱心,並且還多次誇到你的洞察力以及你的慷慨大度。他簡直不能相信這個基金會發生這麼大的作用。
他跟我講了一些非常令人感動的事情,其中一個是這樣的:一個年輕人救了一名落水的小孩,在當他把小男孩放到船上的時候,他突然心髒病發,沉入了水中。他有一個年輕可愛的妻子和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