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責任心的家夥。你不吃,我自己吃。”抓起案上的蛋糕,呃。。。實在不怎麼樣,太幹沒有油水,的確不夠甜。他竟然會說挺好的,果然是沒有吃過好蛋糕的人,不知道美味為何物。
*
哀求著曹文上樹給我捅蜂窩找蜂蜜,又假借他的名頭讓膳房的人弄來了牛奶,做成了裱花蛋糕。為此付出的代價是以後凡是他的吩咐,我都必須照辦。
作為從小在“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的教育下長大的,富有現代意識的我來說,當然不會輕易就以人身自由與那家夥做交換。
“好痛,輕點,那你說要怎麼報答我。”他頂著滿頭的紅包,和我討價還價。
“別動,我也被蟄了好幾個包啊,又不是光你一個人。”替他搽著藥膏,“再說這也不是為了給你嫂子掙臉嗎。”我內心的真實想法是,如果這次僥幸成功俘獲太後的心,公主一高興,問我要什麼賞賜啊,我就可以提些,我要上學啊,之類的要求。而且兜兜轉轉,也算是幫曹文那小子的忙,還能順便還他一個人情。要知道總是被他抓著小辮子,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
“嫂子是嫂子,我是我,我問的是你怎麼謝我。”他不依不饒地盯著我,“而且你的包都在頭發裏,我的包可都在臉上。”
“那也要等成功了再說是吧。”因為分心,手上一用力。
“哎喲,”他捂住額頭,“給我站住,你別跑!”
竇太後的壽辰,果然氣勢不凡,整個長安城都張燈結彩,熱鬧異常。將近年尾,農忙的人們也都歇了下來,看光景今年應該是個大豐年。路邊的街市也比往常來得更熱鬧,熙熙攘攘的人群,夾雜著小販的吆喝聲,一派天下太平的和樂景象。
公主、駙馬帶著曹文入宮祝壽已經去了快一周了,也不知道我做的那個生日蛋糕有沒有收到預想的效果。曹文走時還特地關照,要先對著點燃的蠟燭許個願,然後再一口氣吹滅,這樣老人家的願望就可以實現了。也不知道那家夥有沒有照辦。本想再教一首生日歌應個景,但看見他那張嘴角抽動的臉,還是算了。
“太學院馬上就要開學了,到時候我會派人來接你的。”騎在馬上還不忘讓人把我叫到跟前。
“嗬嗬,你說的,可要記住哦。”對他曖昧地露出別有深意的笑容。
“豬頭!不要這樣笑,我們的帳還沒算清呢。”看著他臉上還未褪去的包漲的通紅。我笑得更大聲了,以前一直是你笑,現在輪也要輪到我了吧。
對於我們衛家人來說,最高興的事不是什麼太後做壽,全府放假;也不是什麼皇帝開恩,大赦天下;而是青弟隨著上京祝壽的爹,在離開我們三十六天十五個小時零八分鍾後又回到了我們身邊。
“小韞,前幾天官府派人送來帖子,說是青兒被選為了陪讀的騎奴,這次我把他帶來,就不帶回去了。”青弟的老爹打著官腔,生硬地同娘說著話,好像這場談話隻是在例行公事,青弟在他口中倒成了推來推去的累贅。
“老爺,青兒給您添麻煩了。”娘親低著頭,依舊溫婉如常,不起一絲波瀾。原來感情淡了,曾經的你濃我濃也隻不過是一場春夢。縱是如膠似漆,而今不過匆匆陌路。
這樣尷尬的氣氛實在不宜久留,交待完青弟的事,他逃也似地告辭出門,看著他長出一口氣的背影,心中暗想,他和娘親兩人之間到底有著怎樣複雜的過往。
“青弟,青弟,你終於可以不走了,知不知道我們有多想你。”拽著青弟的胳膊開心地前後搖擺著。
“是啊,是啊,你不知道陵兒為這事還大病一場,臥床一周呢。”二姐趁機調侃。
一個男孩要走過多少路才能成長為一個男人?對於青弟來說,隻要一個月的時間就足夠了。他布滿血絲的雙眼,瘦削的麵頰和手上還未愈合的傷口,都昭示著過去的艱難。過早經曆人世的險惡,對於一個不滿十歲的男孩,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稚氣未脫的臉龐,眼神依然清澈,可卻蒙上了深深的警惕。我的青弟啊,那個曾經跟在我身後問這問那的小不點,我已經永遠失去你了嗎?這一個月來,你到底經曆了些什麼?臉上的愁苦,身體上的創傷,我卻什麼都不能為你承受,你還怪我嗎?如果子夫看到,是不是要心疼了。
淚水迷住了我的雙眼,一個月前還隻到我眉間,蹦跳著一起惡作劇的身影同眼前這個已經和我一般高的消瘦的人形重疊。
走上前,將我輕輕攏入懷中,“陵兒,我走你要哭,現在我回來了,你怎麼還哭呢。”
“青弟,你不再怪我了?”抬起靠著他肩上的頭,直視著他那雙同我相似的丹鳳眼,卸下防備,才會流露真正屬於你的光彩。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你說的對,三姐永遠活在我心中。”他釋然地放開我,握住我的手,手心傳來的溫暖,撥動著我的心弦。興許青弟並沒有變,他隻是長大了,不再是那個不諳世事的懵懂少年。“我會好好保護你們,不讓你們受任何的傷害。”
“好了,不要傷害不傷害的,隻要大家平平安安在一起,怎樣都好。”娘摟著我們。家永遠是世界上最安心的港灣,家人永遠是世界上最溫暖的依靠。如果時間可以停止,真希望這一刻能夠永存。
※※※※※※※※※※※※※※※※※※※※※※※※※※※
《天空之城》
天空中的城堡,
有著怎樣的過往,
曾經的歡笑,
依然在天際回蕩。
天上的星星啊,
照亮迷途的人兒,
一時的徘徊,
是否能夠釋然。
海市蜃樓,
渺茫的希望,
可是依然有人,
前赴後繼。
隻為心中的城堡,
和窗口的佳人,
我的呼喚,
你可曾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