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黑子和星雲(1 / 2)

宇宙的黑子和星雲

黑子

太陽黑子是太陽光球層上出現的暗黑色斑點,黑子其實並不黑,它的溫度在4500攝氏度左右,由於它比周圍的高溫低了1500攝氏度左右,看起來就呈現為黑色的斑點。黑子其實也不小,小黑子的直徑為1000公裏左右,大黑子或者是黑子群,直徑可達10萬公裏以上。

紅月

傍晚初升的月亮呈橙紅色。在月全食時,看到的月亮也是紅色的。這是因為月亮的顏色受大氣透明度影響,波長短的藍端光線容易被這些懸浮物吸收或散射,使月光“紅化”。在透明度差的時候,初升的月亮甚至呈橙紅色。

上帝之眼

2009年2月26日,據英國報道,歐洲天文學家從浩瀚太空拍攝到了看似目不轉睛的“宇宙眼”的壯觀照片,並稱之為“上帝之眼”。其蔚藍色瞳孔和白眼球的四周是肉色的眼瞼,與我們的眼睛像極了。“上帝之眼”浩瀚無邊,它散發的光線從一側到另一側需要兩年半時間。這個物體其實是由位於寶瓶座中央的一顆昏暗恒星吹拂而來的氣體和塵埃形成的外殼。據推測太陽係在未來50億年內也將遭受同樣的命運。

鬼星團

鬼星團位於巨蟹座,因其位置在鬼宿而得名,又稱蜂巢星團,中國古代稱為積屍氣。在西方古羅馬神話中,火星被稱之為“戰神”。而火星的右上角則是第四號小行星“灶神星”,它是第四顆被發現的小行星,亮度很暗,肉眼見不到。但從5月31日至6月上旬,它會慢慢地接近巨蟹星座的蜂巢星團,所以用巨蟹星座內的上述天體定位,可以比較容易地找到它。天文愛好者憑借小型天文望遠鏡就能看到其神秘的色彩。

宇宙玫瑰

2010年3月,美國宇航局紅外探測器捕捉到絢麗的宇宙深空美景,這些像絢麗花朵狀的宇宙塵埃中有大量新誕生的恒星,天文學家將這一美景比作“宇宙玫瑰”。星際塵埃之所以呈現紅色,是因為恒星釋放出的熱量所導致的,而恒星雲邊緣物質則呈現為綠色。

宇宙長城

宇宙長城並不是單指某個星係,而是一大群星係的集合。星係有成群出現的現象叫作星係群,而星係群也有成群出現的現象,叫作超星係團。例如我們的銀河係就屬於本星係群,本星係群是本超星係團的成員之一。通過觀測發現,宇宙中的大量星係都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區域上,在這種極大的結構上看去就像是長長的鏈條。

這個鏈條長約7.6億光年,寬達2億光年,而厚度為1500萬光年,看上去顯然就是一條不規則的薄帶子的樣子,所以叫宇宙長城。

太陽星雲

1734年,伊曼紐·斯威登堡最早提出太陽星雲是讓地球所在的太陽係形成的氣體雲氣的假說。1755年,熟知斯威登堡工作的康德將理論做了更進一步的開發,他認為在星雲慢慢地旋轉下,由於引力的作用,雲氣逐漸坍塌和漸漸變得扁平,最後形成恒星和行星。1796年,法國著名的天文學家拉普拉斯也提出了相同的模型。這些被認為是早期的宇宙論。

太陽海嘯

太陽海嘯,一般是指由於太陽上的爆發現象所激發的擾動現象。太陽上的爆發現象一般包括耀斑、日冕物質拋射和爆發日 珥。最新研究認為,太陽上的耀斑或者日冕物質拋射是擾動現象的源頭。

天文學家認為,太陽海嘯類似於地球海洋發生的海嘯,像海浪一樣,太陽海嘯也是釋放能量的結果,導致產生了巨大的壓力波,並通過某種媒介來傳播,在地球上的媒介是海水,而在太陽上則是熾熱躁動的太陽氣體。

長江大全食

長江大全食又叫2009年長江大日全食。這次日全食最重要的是平均日食持續時間長,覆蓋的人口最多。此次日全食可能是近百年來出現的最完美的一次日食,是在1991年至2132年之間發生的日食中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

半影月食

地球的影子分為“本影”和“半影”。

月球在圍繞地球運行中,如果進入地球的本影,這個影子就會遮住投射到月麵上的全部陽光,月亮會顯得很昏暗,幾乎看不見。但如果隻穿過半影,這個半影隻能遮住投射到月麵的一部分陽光,這時我們就會看到月亮比原來灰暗一些,亮度有所減弱,但不至於全部看不見,這就是半影月食。

藍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