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天師府張久年(1 / 3)

鬼影飛墨將三昧真火融合的火球用自身的黑色火焰不斷的包裹提煉,一點點的將神火剝離,然後與黑色火焰相融合,漸漸的黑色火焰變得透明像燃燒著的琉璃一般,再到最後黑色火焰完全被一種紫色的火焰代替。飛墨看起來更加具有實體化不再那麼虛無。

飛墨收起身上的火焰,身體變得略有實質,他無比舒暢的展開雙臂,深吸一口氣,道:“三昧真火果真奇妙,讓我有了一種重生的感覺!”

星河圍著三個大鼎轉了幾圈,不斷稱奇道:“三昧真火異常暴戾,連神佛沾上輕者也難逃被焚個重傷的地步!”這時他繞到中間最大的鼎前停住了腳步,“但若是用上古神鼎來束縛它,以靈魂和地脈的靈氣來滋養它,它也會容易被馴服!”

張姓男子聽後插了句,“那不就和圈養牲畜一樣嗎?”

仁華驚道:“動物可以圈養,難道這種無形連思維都沒有的火焰都可以圈養嗎?要是真的話這簡直超出科學範圍了,簡直不符合邏輯!”

俞老頭再次點起一根煙,從嘴裏吐出一口煙霧來,反問道:“你說什麼是科學?”

仁華想解釋起來,卻被老頭這麼突然一問,倒不知道怎麼解釋什麼是科學了。

“現代科學才短短一兩百年的時間!”俞老頭手指夾著煙衝仁華打了個手勢,“一兩百年,在人類演化的進程中隻不過是眨眼一瞬的事,現在的人類對整個世界的認識越來越狹隘了。人對自身的認識都不夠,卻狂妄到想去認識整個宇宙!”

這時張姓男子也忍不住插了句話,“老俞,說實話之前合作的時候你說的那些神鬼玄學的事,我一直認為你不過是個江湖騙子,對你說的那些也一直認為是怪力亂神,我至今都沒有告訴你我的真實姓名,不過今天我總算是親眼見到了,沒理由再不相信你了!”

俞老頭過來拍拍他的肩膀,“你知道為什麼今天我會帶你和星河來這裏嗎?”

星河和張姓男子一臉狐疑看著俞老頭,俞老頭輕歎一聲,道:“我俞歸海一生大半輩子都追隨著上麵的大人物,這裏所有的一切都是大人物命令建造的。”接著他看了一眼仁華,繼續說道:“仁華的父親與我是結拜兄弟,他算是我半個兒子,不是外人。而星河你是隱世家族之一的未來接班人,你家裏的長輩與上麵的大人物有著密切的接觸,至於你以後要跟著我曆練,也算是為了你以後接替你們家族長輩的位子,至於是你們家族的意思還是上麵大人物的意思這個我就不知道了。而老張你我年齡相差不了多少,為什麼你自己就不多想一想自己為什麼從小就能追隨那麼多的大人物呢?”

張姓男子一頭霧水,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我運氣好?”顯然他自己對自己這個幼稚的想法都覺得好笑,俞老頭並沒急著打斷他的思緒。張姓男子仔細的想了半天,幾乎把自己的一生從出生到長大都回憶了一遍,這時他麵部表情突然僵硬起來,有些難以置信道:“難道……”

俞老頭看他終於明白後不禁笑起來,“張久年,你就是隱世張家天師府的傳人!”

被俞老頭稱作張久年的男人,一臉詫異的神情望著俞老頭,“你……怎麼知道我真實的姓名?”

“我從開始就知道你真實的姓名!”俞老頭白了他一眼,“你卻自作聰明的編了個假名來騙我,這個就不和你計較了,我從一開始就知道你是隱世天師府張家的人,不然也不會帶你來這裏!”

張久年尷尬的笑了笑,“一開始咱們也不熟,我上麵的人也沒說太多,再說了我真是不知道我是什麼天師府的傳人!”

俞老頭並沒有質疑張久年並不知道自己是天師府傳人的話,俞老頭緩口說道:“這不能怨你,天師府自古以來就神秘的很,天師府傳人也向來很神秘!”

張久年此時已經哭笑不得,回憶道:“我打小就很少見到父親,後來長大了也是隻見過父親幾次,最後一次就是在他的葬禮上!”張久年用一種不悲不喜的語氣講述著仿佛與自己無關的事,“我對我父親的印象都是殘缺模糊的,跟一個陌生人一樣,父親對我來說就是一種無關緊要的存在,隻是一個稱謂而已,我十五歲時父親去世,後來就離開張家一直追隨著上麵的大人物。”

仁華從地上站起來,向俞老頭要了根煙,“老爺子,這天師府是什麼東西?”

俞老頭也給自己重新點上一根煙,解惑道:“天師原是道教始祖——軒轅黃帝對老師岐伯的尊稱。後世有道者也有稱天師的,如東漢葛玄天師,東晉許遜天師,北魏寇謙之,南朝陸靜修,唐杜光庭,宋薩守堅等高道大德。在古代小說中,天師通常有起死回生、治病救人的本事,深受百姓愛戴。而道教創始者祖天師張道陵的子孫,亦承襲天師大真人這一稱號。”俞老頭彈了彈煙的灰燼繼續道:“張道陵,字輔漢,原名張陵,是西漢宰相張良的八世孫。漢順帝漢安元年,相傳太上老君降臨蜀地,傳授他太平洞極經、正一盟威二十四品法籙、三五都功玉印、雌雄斬邪劍等經書、法器,拜為天師,囑咐天師廣行正一盟威之道,掃除妖魔,救護生民。於是天師於漢安二年七月,登青城山,會八部鬼帥,大戰眾鬼,製伏外道惡魔,誅絕邪偽。天師道法通玄,諸魔所不能敵,各各降服,願意皈依正道,於是天師敕命五方八部六天鬼神,在青城山黃帝壇下盟誓,人處陽間,鬼處幽冥,使六天鬼王囚禁於北陰酆都城,八部鬼帥流放於西域邊地。從此妖魔降服,人民安樂,至今青城山仍留有天師與眾鬼帥戰鬥的誓鬼台、鬼界碑等古跡。天師降妖伏魔,救護眾生,蜀地的人民都非常感動,都願意聽受天師教化。於是天師設立二十四治,廣收門徒,教化於民。東漢桓帝永壽元年九月九日,在四川赤城渠亭山中,玉帝派遣使者持玉冊,敕封天師為正一真人,天師世壽一百二十三歲,白日飛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