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最好!”俞老頭道:“這裏的靈魂力和地脈靈氣足夠你用來恢複的,等你恢複後還有重要的任務交給你!”
飛墨一臉輕鬆道:“隻要我恢複了本源力,任務自然都是小事!”
“那好,今天就到此為止!”俞老頭說完便帶著其他三人向外麵走去。
沂州,龜蒙山。
綿延無盡的山脈由於剛下過一場晨雨,山中雲霧繚繞,古樹蒼翠蟲鳴鳥叫,一間間隱逸於林間的茅草房升出嫋嫋炊煙宛如隱世仙境一般。這裏是“東夷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五千年以前就有先民們在此繁衍生息。周朝起,龜蒙山被封國祭祀。春秋時,孔子“登東山而小魯“,唐宋以來,蒙山一直為文人騷客、帝王將相所矚目。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曾結伴遊蒙山,杜甫寫下“餘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同日行”的佳句;唐玄宗曾率群臣登臨蒙山;北宋文學家蘇軾登蒙山寫有“不驚渤海桑田變,來看龜蒙漏澤春”的名句。道教早期的重要人物春秋時期的老萊子、戰國時期縱橫家的鼻祖鬼穀子、漢朝史學家蔡邕等曾隱居此山。龜蒙山以道教最為興盛,道佛共修,向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古刹”之說。
大山一處高聳的懸崖上有一座三間草屋,此時站在草房外可以將綿延的大山和遠處天空一覽無餘。
草屋前有一個五十歲左右的老頭,老頭梳著大背頭,頭發油亮有幾根白發夾雜其中。他正立在草屋前的一塊巨石上閉目采氣,感受著清晨濕潤的空氣中的靈氣,此時的大山被雲霧籠罩著猶如一幅潑墨山水畫一般,而老頭更像是遺世而獨立的仙人。
過了一會從山下上來兩個中年男人,一個留著平頭,胖乎乎的臉,眼睛小小的,身材倒是挺魁梧。另一個倒是清秀了多,一身書生氣質,留著中分的發型,戴著幅眼睛,個子挺高,瘦瘦的,一副書生的樣子。那倆人便是陳檀和儒生,陳檀大口喘著粗氣,那儒生也有些累的呼吸有些紊亂。
“你們來了!”老頭感應到他們的到來,但是依舊閉目養神。
“老爺子……”陳檀喘了口大氣,“您下來說話吧!”
老頭轉身過身,輕盈地如同一隻燕子般從三米高的巨石上跳了下來。
“人一活的安逸了,就容易懶惰!”老頭話裏含蓄的斥責陳檀一翻。
陳檀緩過氣來,雙手掐著腰,一臉疲憊的神情,道:“老爺子你住在這麼高的地方,我們來一次可不容易,我們從四點左右進山摸黑爬到現在才上來真是身心疲憊!”
“你平時要是勤快些,多鍛練怎麼至於累成這樣!”老頭瞪了他一眼,罵道:“格老子的!你以後要真遇到強敵遲早會丟了小命!”
陳檀知道老頭說的並非玩笑,也清楚自己幹這行隨時有可能丟了小命,“老爺子教訓的對,以後我會勤加鍛煉!”
“說吧你們找我是不是上麵又有任務了?”老頭將袖口挽起,抖了抖身上的露水,露水仿佛是懸浮在他衣服表麵的,被他這麼一抖盡數落下。
這時一旁的儒生向老頭行了個抱拳禮,“老爺子,上麵的掌旗人要前來見您!”
“想不到這件事都要掌旗的親自來見我!”俞老頭冷笑搖了瑤頭,道:“是該見一見了!”
“掌旗人這會應該已經到山下了!”儒生小心翼翼的問,“您要親自下山去接嗎?”
老頭冷哼一聲瞪了他一眼,“笑話!本座親自去接他,他算什麼東西,就算是大人物來了也得敬我三分!”
陳檀見狀為了緩解下尷尬的氣氛,便轉移了話題,“老爺子咱們進屋沏壺茶邊喝邊等吧,好久都沒能給您沏茶了!”
老頭也沒推辭,便進了屋拿出茶葉與陳檀和儒生喝起了茶。
一連沏了四壺茶後,陳檀他們連跑了五次廁所,這會太陽已升起,晨霧也散了,此時整個懸崖上光線明亮,雲中水汽折射著陽光整片天空流光溢彩。
這時上來一行人,十個隨從和一個與老頭年紀相仿的男人。這老頭穿著一身黑色西裝,有些禿頂,倒顯得很是精神。他打了個手勢讓隨從停在離草房十米開外的地方,自己走向了草房。
“想不到李先生好雅誌!”那老頭走到門前看到屋裏麵的人正在喝著茶,不由笑道。
屋裏被稱作李先生的那老頭這時放下手中的茶盞,起身對那人笑道:“王先生,一路勞累了,有失遠迎還望見諒!”說著便向他做了個裏麵請的手勢。
那王老頭也不客氣,進屋後便坐了下來,端起一旁事先準備好的茶杯先喝了一杯。“好茶,好茶!”王老頭咂吧著嘴稱讚著。
“王先生過獎了!”李老頭又給他到了杯,接著對儒生和陳檀使了記眼色。
“兩位先生您們先聊!”儒生起身道:“剛才茶喝多了先去方便下!”
接著陳檀也隨道:“我也要去,二位失陪了!”接著他們匆匆離開了屋子。
見儒生和陳檀離開後,這姓王的老頭便開了口,“李先生,上麵的人對這次的事很是不滿,派我前來要個說法!”
“要說法?”李老頭不屑的冷笑一聲,“我也想要個說法,上麵自己弄錯了消息,現在倒是要找我要說法,真是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