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交流武藝(1 / 2)

接下來的幾天,阿蘇勒總想再到塵凡澗去探探師門和師兄們的蹤跡,隻是每次要出門時,離菁菁都會提出來要帶路並同往。但隻要離菁菁同去,易清卓肯定也要跟去,可是阿蘇勒又不能讓兩人知道師門之事。因此,三人之間形成了默契,幹脆大家都不一起出去,到後來,離菁菁秉不住了,試邀易清卓一起外出,沒想到一拍即合,結果兩女倒是玩的不亦樂乎,把阿蘇勒一個人扔在了鑄劍坊。

阿蘇勒一個人閑來無事,不斷勤奮練武之餘,也會在鑄劍坊內四處走走。之前由於使用自己提供的鑄劍方法鑄成擒天劍,鑄劍師們對阿蘇勒都非常恭敬;到後來,大家又聽到離遠與阿蘇勒兄弟相稱,大家又由恭敬變得和善起來,主動找阿蘇勒攀談。畢竟是離遠管理的鑄劍坊,為了避嫌,阿蘇勒隻是隨意逛逛,和大家打打招呼,從不輕易建言和點撥。但就是不經意地幾次參與,就發現了鑄劍坊還存在的許多問題,當然這些都不是什麼大問題,隻是因為離遠不想調整多年以來形成的慣例,不想去打破常規,長此以往,有些弊端罷了。

鑄劍坊再次走上正軌,離遠對阿蘇勒是很感激的,隻要有空閑時間,離遠都會和阿蘇勒在一起。兩人談論鑄劍和武藝,也會下場比試一番,既比武藝,也比鑄劍;經過不斷的互相交流,兩人由相互尊敬的結拜兄弟逐漸知根知底起來。

離遠的武藝都是家傳絕學,叫做“破陣十二式”,隻不過由於父親早喪,招式雖然是學全了,但心法與要訣的配合使用卻不得法,因此徒有其形,殺傷不足。離遠出於對阿蘇勒的感激,對阿蘇勒也不刻意隱瞞,專門在切磋和交流當中介紹了這門絕學。

原來“破陣十二式”,顧名思義,正是由十二個獨立的招數構成,十二個招數又根據作用不同,分為“三誘、四擊、五禦”,即其中三招主要是用來誘敵出現破綻或者在對陣中有意觀察對方招數的,其中四招主要是用來攻擊敵人的,還有另外五招是用來抵擋對方攻擊的防禦性招數。“三誘”分別是“列陣陳兵、嚴陣以待、橫陣斜行”,“四擊”分別是“破陣而擊、衝陣而入、透陣而殺、撞陣而出”,“五禦”分別是“迷陣誘敵、蛇陣惑敵、圍陣降敵、突陣禦敵、臨陣拒敵”。

這“破陣十二式”最適合使用在千軍萬馬的戰場上,一旦精通此門絕學,臨陣對敵時,陣斬對方大將於馬上輕而易舉;即便是混戰時,也能展示出莫大的威力。這門絕學需要與一柄勢大力沉的大關刀配合使用,隻不過家傳的大關刀在十幾年前失傳了。早些年,離遠的父親是反對離遠再修習“破陣十二式”的,他隻想在經曆了大難後安分守己地做一世鑄劍師,因此刻意地將要訣、心法與招式拆開來傳授。離遠在介紹這門絕學時,透露出未掌握心法要訣的遺憾,更在無意間透露出與父親意願相反的心思,就是不願意守著鑄劍坊,一心想有機會馳騁疆場。

阿蘇勒因此隱隱感到離遠的父輩祖輩一定是領兵對敵的大將,這門絕學是在一次次生死之間領悟出的無上戰陣絕學,要更好地掌握這門絕學,必然要在戰場上去博殺和衝鋒。